安忆军;刘静;霍永力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辅助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有效人数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5%,观察组中有效人数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建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后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骨科自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入院的编号顺序,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9)与康复护理(观察组,n=39)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康复影响展开探讨.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44%,79.49%,(P<0.05).从复发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6%,17.95%,(P<0.05).结论:为了提升护理效果,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在治疗的同时,建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牵引后实施康复护理.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67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护理人员,观察组34例护理人员.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等方面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的有30名,护理满意率为88.2%,对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的有23名,满意率为69.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殷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营养饮食管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强化营养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遏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静滴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0%,总有效率为94.0%,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94.0%,总有效率为62.0%),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芳;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7.1%(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止血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熊斌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搞好生化检验质控的几点体会.方法:首先对生化检验质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影响生化检验质控的因素,后对搞好生化检验质控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生化检验质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应加强对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结论:临床中针对生化检验质控,应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检查分析流程,并对生化检验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加以关注和重视,加强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终来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
作者:何学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间居住在本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人员中抽取6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疾病细节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管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脂等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本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疾病细节管理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血压及血脂的控制.
作者:王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脑血栓恢复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状态和生理机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血栓恢复期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脑血栓疾病恢复期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讨论社区卫生服务居家护理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患有社区2型糖尿病的老年群体.方法:整个探究过程共选取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划分为60例干预组与60例对照组.其中,60例干预组采用社区卫生服务居家护理的管理模式,60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检查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的行为需分别在干预3、6、9、12个月之后进行;而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行为则在干预6、12个月之后进行;在为期12个月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将社区卫生服务居家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以及生存质量量表发放给患者自主填写.结果 :干预组的成员,即60例采用社区卫生服务居家护理管理模式的老年患者在FBG、2hPG、HbA1c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P<0.05).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监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期12个月的社区卫生居家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干预,证实了这一管理模式不仅仅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且非常值得大面积的推广.
作者:吴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检验工作的优劣对医生的诊疗判断意义重大.通过了解检验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了解其心理需求,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高质量的检验工作.本次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检验科全体员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检验人员的工作度满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刘丽;沈娜;雷泽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的一部分.多年来,卫生防疫的各项工作,不论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还是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卫生检验所提供的科学依据为行动指导,卫生检验不仅为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提供基础的数学资料,而且卫生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更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自身输血,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80年代人们普遍认识到自身输血有很多优点,特别是认识到输异体血可传播肝炎和艾滋病以后,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自身输血的兴趣,加之近年来临床用血供应紧张,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及实用性逐渐被医学界公认,在一些发达国家,自体输血实际上已成为外科患者的一种标准疗法,在血液中心及大型医院建立了自体血库.在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输血,约60%由自己储存血;在日本术前自己备血800~1200ml的病例已达80%~90%;美国自体输血也相当普遍;我国部分医院也开展了自体输血,但数量较少.为了自体输血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提高输血安全性,缓解血液供求矛盾,笔者从2006年2月至今,成功指导临床开展(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1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胡世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研究中,78例患者中74例被治愈,4例死亡,住院时间介于10~45d.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患者并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秉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世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Hcy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Hcy异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有利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张力带钢丝对对照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
作者:陈福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其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60例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观察组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出血的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地缩短止血的时间并提高溃疡愈合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路培源;姚昌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IRAK1是一种激酶,在固有免疫信号调控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调节其激酶活性和接头蛋白功能,参与调控一系列TLR信号途径,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关键调节因子,对IRAK1的深入研究将为炎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蔡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产力异常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宫缩乏力或宫缩过强产妇,采取个性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00%、剖腹产率为32.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48.00%、剖腹产率为52.30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剖腹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总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优质护理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惠敏;刘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