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马乃康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人性化舒适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4例.A组进行人性化舒适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B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实行人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感染原因.方法:选择70例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并在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70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其中有5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痊愈,痊愈率达到了82.86%.结论:对于进行神经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应进行及时地防御,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选择合理并科学的临床治疗方式,使得感染率得到有效的降低,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保障.

    作者:范福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行手术治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4.82±0.11)分,高于对照组的(3.76±0.23)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2.12±2.87)分、(53.67±3.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8±3.64)分、(66.26±4.12)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陆绍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髓内钉置入内固定用于肱骨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取髓内钉置入固定和接骨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上两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上优于接骨板治疗,但治疗效果无差异,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手术条件、以往经验等综合评估、治疗.

    作者:杨茂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妇女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总数均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均上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幅度更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促进了患者的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羚;刘廷筑;鲁玉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于我社区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收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基础护理措施用于常规组,社区护理措施用于干预组,评定预后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后的血糖指标改善程度和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干预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和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杨聪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70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例数32例,治疗后并发症例数4例;对照组中有效例数20例,治疗后并发症例数13例;比较发现治疗组在治疗有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生素保守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临床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46例的麻醉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髋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行接受治疗的髋关节损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的麻醉情况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硬膜外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2.6%),P<0.05;观察组术中液体输入量为(740.52±245.85)ml,少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65.2%),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全髋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和阻滞完善时间,减少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麻醉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郭立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83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住院号尾数单双数为分组依据,奇数为对照组,共39例;偶数为观察组,共4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术前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降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董海菊;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美多芭对于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药物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所需的研究对象从本院进行选取,随机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在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中抽取59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治疗组,前者30例,予以美多芭治疗,后者29例,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经过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发生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而言,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就帕金森病患临床治疗问题而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效果值得肯定,但研究发现美多芭治疗效果更佳,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不会增加不良的药物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史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叶酸的干预作用

    目的:对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叶酸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观察叶酸干预在对高Hcy血症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择36例非脑梗死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酶免疫分析法对患者血浆Hcy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放免法对叶酸浓度进行测定,在观察组中,对高Hcy血症患者给予5mg的叶酸,每日给药3次,持续给药1周,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在血浆Hcy浓度方面明显低于观察组,在叶酸浓度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患有高Hcy血症的脑梗死经过1周的叶酸治疗后,血浆Hcy浓度出现下降,平均降低4μmol/L.结论:高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应用叶酸干预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H cy浓度.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期脑梗死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给药方式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在我科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给药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巴氏指数(Barthel)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数据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较之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得到了显著的恢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较之于单纯地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选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相联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郝春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合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05月至2016年0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患中选择82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92.7%)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2%),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22.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佳,可有效缓解心律失常症状,且药物副作用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俞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对其围手术期实施的护理措施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常规组,每组各5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使用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使用,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临床上应积极的予以应用.

    作者:顾小丽;冯彬;丁洁;邓松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价值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本院所收治的61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局麻药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患者麻醉用药量,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星;米正容;陈君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情况,旨在找出治疗患者的佳方法.方法:主要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对这6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这66例患者都进行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经过临床规范治疗,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是比较好的,经过临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后期病情都得到了良好恢复,且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为0.结论:导致患者患上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内膜种植问题的出现,要想有效避免患者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就要尽量防止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还要在大程度上保护产妇分娩切口,一旦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之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方法.

    作者:黄德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中医护理进展概况及思考

    中医护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的临床效果;随着医疗卫生水平及医学模式的发展,当前中医护理已经成为了整个医疗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部分;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在中医护理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等环节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护理的发展;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就近几年来关于中医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和整合,以全面掌握当前中医护理的发展现状,以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指示作用.

    作者:吴晓晖;周庆伟;覃一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伴外侧壁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PFNA治疗162例股骨转子间伴外侧壁骨折资料,男70例,女92例,平均年龄67.3±12.5岁;骨折类型根据改良Evens-Jensen分型:Ⅳ 型162例.结果 :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的162例患者1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3±2.3个月(12~36个月),所有骨折在12-21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7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为95.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负重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高臣;陈建生;王星华;周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0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适宜广泛开展.

    作者:韦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阴式全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妇科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阴式手术组(5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腹手术组(5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组(5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三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和阴式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经腹手术组,其术后镇痛率分别为64.0%和68.0%,低于经腹手术组(92.0%),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低于经腹手术组(8.0%),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短于经腹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方面,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出血量多,术后疼痛强烈,大多需采用镇痛,且恢复时间长.临床上好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张郭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急诊科接收患者2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干预组(优质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分析总体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程度(98.0%)高于常规组(90.0%),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急诊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作用突出,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满意程度,值得学习.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