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李峰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70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例数32例,治疗后并发症例数4例;对照组中有效例数20例,治疗后并发症例数13例;比较发现治疗组在治疗有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生素保守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临床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并对其进行规范.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的住院部的病例234份,对所有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34例患者中,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76例,使用率为32.47%,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高,为50%,二联用药使用率为23.68%,三联用药使用率为18.42%,多联用药使用率为9.21%.结论:本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无指征用药及联合用药不当等现象.

    作者:康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资料9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程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对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间发生的32例儿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纠纷原因指导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措施、技能水平、沟通水平和安全意识几个方面,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患儿、家长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针对儿科门诊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技能操作水平,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高危药品管理的相关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强化对策.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药剂科中72种高危药品的管理资料档案.对其管理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探讨强化高危药物管理的措施.结果 :经过统计,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危药品目录不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管理考核指标不明确、未有临床药师参与、药品流通无特殊标识、用药差错上报体系不健全以及无行业内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反馈系统等.结论:针对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工作流程,从而更好的提高高危药品管理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我院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3±2.3)分、(65.2±9.4)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天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前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对宫颈的松弛作用

    目的:探索卡前列甲酯栓在人工流产前对宫颈的松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行人工流产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0例患者,实验组在手术前半小时予卡前列甲酯栓1mg阴道后穹隆置入,平卧五分钟后起床,参照组使用安慰剂,对这两组进行人流术相关指标观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宫颈软化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使用卡前列甲酯栓阴道后穹隆置入可有效松弛宫颈,并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朱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原因

    目的:过了药物洗脱支架术,但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对原因进行探究.方法:根据本医院的11位患者的病情对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这11位病人都接受过冠脉支架的接入治疗,并且接受了药物涂层支架,一共是2位女星患者,9位男性患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对于病人的血管进行检查,对于病变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检查之后,11位病人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发现,支架的贴壁不良以及支架新生的硬化斑块的破裂致使病人再发冠脉综合征.

    作者:赵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入院新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有专职糖尿病护士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人及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病人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系统管理,使血糖及早达标,减少住院天数,血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安全水平.

    作者:朱俊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传染病漏报及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及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抽取12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抽查医疗机构2015年1-9月门诊日志、住院病历,进行传染病漏报情况及传染病报告卡片质量调查.结果 :全区共调查法定传染病9种143例漏报17例,漏报率为11.88%;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6.34%和16.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抽取传染病报告卡105张,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100%,网络录入一致率为94.28%,准确率为84.76%,及时率为77.15%.结论:北关区传染病漏报情况较为严重,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乙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医生报告意识不强是传染病漏报的主要原因;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和有效地反馈机制;对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性培训,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报告质量.

    作者:户丽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目的:观察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7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为意识障碍、侧视障碍、颅内高压及偏瘫等.经治疗后,患者痊愈21(56.8%)例,显效9(24.3%)例,好转7(18.9%)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有利于尽早诊断疾病,通过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作者:孙丽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患者原因分析及治疗护理体会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导致了环境伪劣的污染和人类工作的压力感,使得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其中甲状腺疾病是为显著的疾病之一,甲状腺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般来说,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可引起甲状腺疾病;2、由自身免疫过程和精神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3、家族遗传性酶缺陷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甲状腺疾病;4、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药物等,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甲状腺疾病;5、感染也可引发甲状腺疾病.一些具有手术指征甲状腺疾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有些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并发症,使患者担忧自己的病状,延缓了患者康复的时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分析相关的原因做出护理和治疗,让患者早日康复,无后顾之忧.

    作者:罗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与其他癌症不同 ,不会长出肿瘤之类的东西 ,但又被称之为血癌 ,一般初治白血病患者听之此病 ,从心里上是无法接受的 ,从而感到悲观 ,放弃自己 ,选择不寻常之路. 现将初治白血病病人护理介绍如下 :

    作者:陈敏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感染探讨

    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进行观察分析,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35例,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综合评价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结果 :分析总结发现,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病原菌分布以及激素应用情况和术前血清蛋白水平.结论:研究表明,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有患者的年龄、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以及手术的一般情况等,因此临床中要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彭学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ICU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

    我院为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2013年8月成立ICU.在ICU成立初期,我科对其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手卫生执行率为40%,正确率为50%.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改善手卫生设施,加强监督与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1年后,用同样的调查方式发现手卫生的执行率、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倪菊芳;施健美;施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脑利钠肽(BNP)在正常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值在正常孕妇各孕期间的变化以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联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20例孕妇,有80例孕妇为正常妊娠孕妇,将其作为观察组,40例孕妇为子痫前期孕妇,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从孕早期到分娩前期都进行了血清BNP值检测,对正常孕妇与子痫前期孕妇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脑利钠肽(BNP)值在各孕期保持在稳定状态,对照组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脑利钠肽(BNP)值与正常孕妇进行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脑利钠肽(BNP)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在各孕期血清脑利钠肽(BNP)值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脑利钠肽(BNP)浓度要普遍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发病与血清脑利钠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张温;刘宏健;宋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行手术治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4.82±0.11)分,高于对照组的(3.76±0.23)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2.12±2.87)分、(53.67±3.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8±3.64)分、(66.26±4.12)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陆绍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8)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对照组(n=38)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16%,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2.02±0.71)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32%,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4.67±1.16)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前列腺症状.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患者遭受有机磷中毒后,急救护理相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于2012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累计40例,研究探讨急救护理方法方面相关资料.结果 :对于本院累计40名患者,在积极抢救之下,还有细心护理之后,包括37例患者(92.50%)顺利康复出院.但是出现了1例患者(2.50%)抢救治疗后,出现无效死亡的现象.另外还有4例患者(10.00%)自动康复,顺利出院.因此在抢救成功率方面,达到92.50%.结论:对中毒患者彻底洗胃,属于抢救开展阶段重要的急救方法.而阿托品药物,还有胆碱酯酶剂的科学选取,同样属于抢救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合理持续的输新鲜血液,抢救能够更加有效.

    作者:李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青光眼的围手术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中加入责任制护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提升患者接受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