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太
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引发感染的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1640例患者,其中包括妇科840例,产科80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引起感染的原因、发生的概率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患者感染率为3.21%,产科患者为1.75%;妇产科未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感染患者相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切口感染机率大,妇科呼吸道感染机率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感染的机率越大.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无菌意识,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但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8)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对照组(n=38)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16%,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2.02±0.71)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32%,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4.67±1.16)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前列腺症状.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行手术治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4.82±0.11)分,高于对照组的(3.76±0.23)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2.12±2.87)分、(53.67±3.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8±3.64)分、(66.26±4.12)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陆绍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2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经护理后,有9例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8.12%;1例由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3.12%.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应加强呼吸道与出入量的观察与护理,并注意及时予以营养支持等,均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内容.
作者:马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入院新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有专职糖尿病护士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人及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病人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系统管理,使血糖及早达标,减少住院天数,血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安全水平.
作者:朱俊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已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观察组重症患者采取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对照组重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管理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风险发生的机率分别为13.3%以及56.7%,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风别为96.7%和56.7%.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提高医院口腔修复的技术与水平.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共计18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共有152例患者为活动义齿修复,另有36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根据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在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男性食物嵌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修复时,能够修复咬合关系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修复方式(P<0.05).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治疗能够十分理想地符合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莫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资料整合,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后局部静脉炎8例,其中药物性静脉炎6例,其它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结论:对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不会影响其正常生活,效果较好,而通过相应的护理办法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部超声治疗的新趋势.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00例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经腹超声诊断,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查的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大部分相符,误诊率较低.结论:通过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肿散和甲状腺素片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片+甲肿散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2.50%、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腺结节大横截面直径缩小程度上,观察组缩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素片和甲肿散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是日渐广泛,无论是在居民生活、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产业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百姓在网上足不出户就实现了生活购物,学习文化以及了解国内外大事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份,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5.57亿,用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所以如何将互联网优势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应用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营养饮食管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强化营养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遏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来探讨妇产科患者的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盆腔炎患者100名,平均分成两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普遍比实验组患者的效果好.并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对妇科盆腔炎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综合护理措施的采取效果更佳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沈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复杂性肛瘘多切口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胡成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以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有技巧的护理,及时解决其心理问题.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主要的心理为紧张、焦虑、担心、依赖等.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心理及睡眠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赵立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均接受相同的治疗与检查,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底及血压等指标,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UQOL)对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除视力比常规组高外,血压及UQOL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的眼底出血及血压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雪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酮替芬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2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次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孟鲁司特钠同时,予以酮替芬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替芬治疗感染后咳嗽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叶酸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观察叶酸干预在对高Hcy血症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择36例非脑梗死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酶免疫分析法对患者血浆Hcy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放免法对叶酸浓度进行测定,在观察组中,对高Hcy血症患者给予5mg的叶酸,每日给药3次,持续给药1周,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在血浆Hcy浓度方面明显低于观察组,在叶酸浓度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患有高Hcy血症的脑梗死经过1周的叶酸治疗后,血浆Hcy浓度出现下降,平均降低4μmol/L.结论:高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应用叶酸干预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H cy浓度.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儿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胸闷、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段忠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