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杂性肛瘘多切口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研究

胡成成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 多切口,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探析复杂性肛瘘多切口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值得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对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间发生的32例儿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纠纷原因指导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措施、技能水平、沟通水平和安全意识几个方面,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患儿、家长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针对儿科门诊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技能操作水平,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83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住院号尾数单双数为分组依据,奇数为对照组,共39例;偶数为观察组,共4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术前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降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董海菊;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研究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资料整合,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后局部静脉炎8例,其中药物性静脉炎6例,其它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结论:对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不会影响其正常生活,效果较好,而通过相应的护理办法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瑞替普酶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瑞替普酶针溶栓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于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急性S 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挑选,将100例平均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尿激酶溶栓)、研究组(瑞替普酶针溶栓),溶栓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预后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研究组患者预后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瑞替普酶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袁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的探讨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护理风险意识育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对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其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结果 :对精神科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排除,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护理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苏芳;吴昌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学探讨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学.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患者,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作者:马翠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营养饮食管理方式及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饮食管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强化营养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遏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溃疡的治愈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奥美拉唑组止血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0.0%和60.0%;西咪替丁分别为75.0%和40.0%;而奥美拉唑组的溃疡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5.0%、50.0%,西咪替丁组分别为55.0%、35.0%,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胃溃疡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快速止血还能提高患者的溃疡治愈率.

    作者:黄小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80例患者分为痊愈组,将6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预后不良组相比,痊愈组患者发病时GCS评分明显提高,出血量明显减少,脑疝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破入脑室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脑疝、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申进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3月份到8月份期间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4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13.0mmol/L,并且没有并发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 :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经治疗以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同治疗前相比较存在很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并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前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升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书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在甲亢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甲亢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我院71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老年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专项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时对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就诊满意率,对缩短止血治疗时间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海庆;朱素珍;王正群;刘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甲肿散与甲状腺素片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肿散和甲状腺素片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片+甲肿散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2.50%、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腺结节大横截面直径缩小程度上,观察组缩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素片和甲肿散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儿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胸闷、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段忠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糖仪测量静脉全血血糖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调查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清糖之间的差别,了解血糖仪检测质量,规范血糖仪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方法: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静脉血清血糖值进行比对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结果分别为(4.64±1.87)mmol/L、(4.69±1.61)mmol/L、(3.87±0.92)mmol/L,统计学检测三组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质量总体上是可靠的,医疗护理中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

    作者:白建美;周乐;张瑞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120例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的好处,总结能够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在其分娩后给予母乳喂养方面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传授有关的技能与知识,及时帮助产妇解决问题,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母乳喂养过程中,许多产妇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导致信心不足,在遇到困难时难以继续坚持.护理人员通过给予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营养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共118例产妇能够正常进行母乳喂养,达到了98.3%的母乳喂养比例.结论:母乳喂养清洁无菌、营养充足,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助于建立良好母婴关系,而且能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应加强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比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8例患儿,对照组接受院内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2.92%,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疗效,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通过接受家庭康复训练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崔瑞玲;李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卫生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汤剂,对照组按常规直接进行人工流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能安全有效地终止早孕,疗效好,具有米非司酮用量少,服用方便,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