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

李金芝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卫生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汤剂,对照组按常规直接进行人工流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能安全有效地终止早孕,疗效好,具有米非司酮用量少,服用方便,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侯马市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调查

    为全面掌握全市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 ,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卫生工作 ,保障全市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于 2015 年3 月-11月对全市57所中小学的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侯马市现有的57所中小学 ,其中小学44所 ,中学12 所 ,职业高中1所 ;寄宿制学校13所.

    作者:许桂霞;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感染探讨

    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进行观察分析,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35例,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综合评价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结果 :分析总结发现,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病原菌分布以及激素应用情况和术前血清蛋白水平.结论:研究表明,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有患者的年龄、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以及手术的一般情况等,因此临床中要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彭学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声波臭氧雾化在临床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份-2015年01月份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6%,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59%;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为2.00-0.60d,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4.10-1.20d,复发率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阴道炎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其操作方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印文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前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对宫颈的松弛作用

    目的:探索卡前列甲酯栓在人工流产前对宫颈的松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行人工流产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0例患者,实验组在手术前半小时予卡前列甲酯栓1mg阴道后穹隆置入,平卧五分钟后起床,参照组使用安慰剂,对这两组进行人流术相关指标观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宫颈软化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使用卡前列甲酯栓阴道后穹隆置入可有效松弛宫颈,并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朱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曲靖市2005-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曲靖市近11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有针对性的在献血人群中筛选合格的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策略.方法:对本市2005~2015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B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5年5项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为5.82%,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检测5项指标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B>抗-HCV>HBsAg>抗-HIV.结论: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加大ALT筛查力度,建立稳定、巩固低危献血者队伍,建立健全抗-HIV阳性献血者屏蔽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安全,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刘琼芬;余桂华;黄会武;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家属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家属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依从性(94.29%、85.71%、91.43%)与对照组患者(74.29%、65.71%、62.86%)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者术后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研究组42例患者术后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同时注入医用几丁糖2ml,术后两组均使用人工周期调月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再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及宫腔注入几丁糖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优于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雷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53例脑出血预后良好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53例脑出血预后较差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8.4±3.5)Kpa,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2.7±3.9)mg/L,明显低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05±1.2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距离治疗时间平均为(1.25±0.46)h,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发病距离治疗时间、格拉斯哥评分、血肿量、是否发生脑疝、出血破入脑室、是否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中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马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多潘立酮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6%,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相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永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糖仪测量静脉全血血糖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调查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清糖之间的差别,了解血糖仪检测质量,规范血糖仪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方法: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静脉血清血糖值进行比对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结果分别为(4.64±1.87)mmol/L、(4.69±1.61)mmol/L、(3.87±0.92)mmol/L,统计学检测三组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质量总体上是可靠的,医疗护理中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

    作者:白建美;周乐;张瑞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 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血糖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4.54%低于对照组24.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效果优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功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王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其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60例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观察组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出血的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地缩短止血的时间并提高溃疡愈合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路培源;姚昌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并探究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对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共计24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切口护理的有效率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恢复速度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也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探析

    目的:探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街道办事处流动儿童560名,标准为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对其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经调查分析后发现,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有父母学历低、子女多、家庭收入低、父母工作不固定等.结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是保证计划免疫接种充分落实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全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甲肿散与甲状腺素片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肿散和甲状腺素片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片+甲肿散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2.50%、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腺结节大横截面直径缩小程度上,观察组缩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素片和甲肿散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入院新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有专职糖尿病护士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人及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病人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系统管理,使血糖及早达标,减少住院天数,血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安全水平.

    作者:朱俊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腔导管留置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导管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1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A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B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三组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三组进行比较,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较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有所减轻,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注射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患者胸膜粘连,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永峰;要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经比较得知,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上疗效明确,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夏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传染病漏报及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及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抽取12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抽查医疗机构2015年1-9月门诊日志、住院病历,进行传染病漏报情况及传染病报告卡片质量调查.结果 :全区共调查法定传染病9种143例漏报17例,漏报率为11.88%;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6.34%和16.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抽取传染病报告卡105张,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100%,网络录入一致率为94.28%,准确率为84.76%,及时率为77.15%.结论:北关区传染病漏报情况较为严重,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乙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医生报告意识不强是传染病漏报的主要原因;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和有效地反馈机制;对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性培训,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报告质量.

    作者:户丽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