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文蓉
目的:了解陇川县乙类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流行规律,为日后制定传染病防控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陇川县2005-2014年的乙类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14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共17种共6459例,其中以自然疫源及虫煤传染病的发病率高,为29.83%.位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疟疾、肺结核、肝炎、痢疾、艾滋病.结论:疟疾、肺结核、肝炎、痢疾、艾滋病是陇川县主要的乙类传染病,通过对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控制后,每年发病的人数逐渐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这些疾病重视,减少乙类传染病的危害.
作者:瞿昌生;屈在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青光眼的围手术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中加入责任制护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提升患者接受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指导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笔者所在社区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3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过程中仅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为4.6%,与一般组患者的81.5%、18.5%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
作者:马江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迁延性肺炎的患儿在临床中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为行迁延性肺炎治疗的患儿60例,运用中医和常规西药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及对感染的影响.结果 :应用中医治疗的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高(70%),两者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比较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感染率低.结论:应用中医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且感染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先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7.1%(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止血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熊斌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卫生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汤剂,对照组按常规直接进行人工流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能安全有效地终止早孕,疗效好,具有米非司酮用量少,服用方便,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从系统化心理干预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NICU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接着探究了NICU患儿家长系统化心理干预的研究策略,主要从加强医患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健全NICU患儿家长系统化干预体制,后对全文加以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作者:万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肺炎患儿的治疗中两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治疗)和观察组80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和住院的时间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肺部罗音、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和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肺部罗音、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和住院的时间,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53例,66.25%)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73例,91.2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压缩雾化机吸入法,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蒋兴义;王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吸氧、抗炎、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停止时间、喘息停止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
作者:朱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0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相同住院时间内实验组患者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康复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英;于斌;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6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者内皮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70.0±4.2)mmHg,(134.1±8.3)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69.8±4.1)mmHg,(133.2±7.9)mmHg,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收缩压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cy、NO、内皮素及baPWV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内皮素水平及baPW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较对照组的17.1%显著降低(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6可显著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及预后,值得推荐.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于2011年1月-2015年6月接诊收治的28例CN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4例,对照组口服舍尼通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NIH-CPS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儒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曲靖市近11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有针对性的在献血人群中筛选合格的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策略.方法:对本市2005~2015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B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5年5项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为5.82%,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检测5项指标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B>抗-HCV>HBsAg>抗-HIV.结论: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加大ALT筛查力度,建立稳定、巩固低危献血者队伍,建立健全抗-HIV阳性献血者屏蔽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安全,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刘琼芬;余桂华;黄会武;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存在较大隐患,用药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此加强对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经比较得知,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上疗效明确,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夏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进行区域辅助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氯胺酮麻醉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药剂量,而且可缩短唤醒时间,大大的提高了患儿的术后生存质量,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包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患者遭受有机磷中毒后,急救护理相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于2012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累计40例,研究探讨急救护理方法方面相关资料.结果 :对于本院累计40名患者,在积极抢救之下,还有细心护理之后,包括37例患者(92.50%)顺利康复出院.但是出现了1例患者(2.50%)抢救治疗后,出现无效死亡的现象.另外还有4例患者(10.00%)自动康复,顺利出院.因此在抢救成功率方面,达到92.50%.结论:对中毒患者彻底洗胃,属于抢救开展阶段重要的急救方法.而阿托品药物,还有胆碱酯酶剂的科学选取,同样属于抢救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合理持续的输新鲜血液,抢救能够更加有效.
作者:李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1.5~3.0mg.kg-1.d-1,每天2次口服;疗程5-7天;治疗组采用清咳平喘颗粒一次10g,一日3次,疗程5-7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1.81±1.03)天、咳嗽消失时间(2.46±2.41)天、气急消失时间(2.24±1.17)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3.42±2.81)天;对照组体温稳定时间(2.60±1.19)天、咳嗽消失时间(4.61±2.26)天、气急消失时间(3.18±1.16)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5.63±2.4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建聪;吴彩芬;傅秀娥;管敏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复杂性肛瘘多切口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胡成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