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莲
目的: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与西沙比利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均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患者,试验组口服西沙比利与铝碳酸镁,对照组服用铝碳酸镁,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各症状计分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且试验组的胆汁反流次数与总时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服用铝碳酸镁加用西沙必利治疗的疗效相比于单一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韦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提高医院口腔修复的技术与水平.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共计18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共有152例患者为活动义齿修复,另有36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根据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在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男性食物嵌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修复时,能够修复咬合关系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修复方式(P<0.05).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治疗能够十分理想地符合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莫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6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者内皮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70.0±4.2)mmHg,(134.1±8.3)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69.8±4.1)mmHg,(133.2±7.9)mmHg,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收缩压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cy、NO、内皮素及baPWV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内皮素水平及baPW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较对照组的17.1%显著降低(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6可显著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及预后,值得推荐.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与本院妇产科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116例,将她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8例.实验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异位妊娠护理法,而对实验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干预.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位妊娠中运用循证护理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值得对广大异位妊娠的患者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过了药物洗脱支架术,但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对原因进行探究.方法:根据本医院的11位患者的病情对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这11位病人都接受过冠脉支架的接入治疗,并且接受了药物涂层支架,一共是2位女星患者,9位男性患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对于病人的血管进行检查,对于病变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检查之后,11位病人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发现,支架的贴壁不良以及支架新生的硬化斑块的破裂致使病人再发冠脉综合征.
作者:赵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曹苏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的观察组(50例)与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资料的对照组(50例).两组均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液粘度、总胆固醇等指标.结果 :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的观察组共有31例显效,占62.0%,有效16例,占32%,3例无效占6.0%,总有效47例,占94.0%.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对照组共25例显效,占50.0%,13例有效,占26.0%,无效12例,占24.0%,总有效38例,占76.0%,两组疗效具有同居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数值指标降低明显,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切实有效,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来探讨妇产科患者的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盆腔炎患者100名,平均分成两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普遍比实验组患者的效果好.并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对妇科盆腔炎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综合护理措施的采取效果更佳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沈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美多芭对于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药物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所需的研究对象从本院进行选取,随机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在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中抽取59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治疗组,前者30例,予以美多芭治疗,后者29例,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经过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发生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而言,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就帕金森病患临床治疗问题而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效果值得肯定,但研究发现美多芭治疗效果更佳,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不会增加不良的药物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史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8)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对照组(n=38)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16%,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2.02±0.71)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32%,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4.67±1.16)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前列腺症状.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学.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患者,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作者:马翠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静滴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0%,总有效率为94.0%,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94.0%,总有效率为62.0%),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芳;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与其他癌症不同 ,不会长出肿瘤之类的东西 ,但又被称之为血癌 ,一般初治白血病患者听之此病 ,从心里上是无法接受的 ,从而感到悲观 ,放弃自己 ,选择不寻常之路. 现将初治白血病病人护理介绍如下 :
作者:陈敏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82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80例经经皮肾镜取石成功,中转开放2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腔内手术方法,该术式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大创伤,具有术后病人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熊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主要讨论了输尿管镜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接受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71.11%(32/4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显著,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能降低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研究中,78例患者中74例被治愈,4例死亡,住院时间介于10~45d.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患者并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秉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世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健康教育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入院新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有专职糖尿病护士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人及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病人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系统管理,使血糖及早达标,减少住院天数,血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安全水平.
作者:朱俊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指导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笔者所在社区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3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过程中仅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为4.6%,与一般组患者的81.5%、18.5%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
作者:马江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细节护理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病人焦虑情绪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做好细节护理能够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侯焕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强化对策.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药剂科中72种高危药品的管理资料档案.对其管理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探讨强化高危药物管理的措施.结果 :经过统计,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危药品目录不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管理考核指标不明确、未有临床药师参与、药品流通无特殊标识、用药差错上报体系不健全以及无行业内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反馈系统等.结论:针对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工作流程,从而更好的提高高危药品管理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