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酮替芬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陈志强

关键词:酮替芬, 感染, 咳嗽
摘要:目的:对酮替芬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2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次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孟鲁司特钠同时,予以酮替芬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替芬治疗感染后咳嗽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价值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资料9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程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采用常规管理,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采用预防管理,观察预防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管理后消化内镜的抽检合格率为99.2%,较预防管理前的86.7%显著提高(P<0.05).结论:预防管理应用于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莲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于2011年1月-2015年6月接诊收治的28例CN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4例,对照组口服舍尼通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NIH-CPS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儒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斜视手术患儿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斜视手术患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斜视手术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临床效果,评价认知护理对斜视手术患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知识水平等各项指标数据表现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斜视,护理质量好,家属满意度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作者:钱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2.5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朱晓丽;谷祥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对称性分布、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斑.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特效治疗.黄褐斑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黄褐斑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琼翔;朱希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其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60例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观察组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出血的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地缩短止血的时间并提高溃疡愈合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路培源;姚昌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治疗新趋势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部超声治疗的新趋势.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00例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经腹超声诊断,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查的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大部分相符,误诊率较低.结论:通过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0例胃肿瘤患者的多排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胃肿瘤患者的多排CT诊断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肿瘤患者100例,采用多排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CT表现.结果 :胃恶性组织细胞瘤患者6例表现为胃体前部大肿块,发展至腔外,导致胃腔变形,而且存在大量腹水;胃平滑肌瘤患者11,其中肿瘤呈圆形的肿块状者6例,从胃壁向外扩展,其余5例胃壁局限性增厚;83例胃癌患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胃窦、胃体和胃底,部分患者多部位发病,胃壁浸润性或局限性增厚者79例,腹腔淋巴结肿大者40例,呈串珠状,比较细小,融合为不规则团块状或者孤立为结节状,肿瘤侵犯体尾部者16例,发生肝转移者20例,Ⅰ期患者较少,临床分期以Ⅱ~Ⅳ 期为主.结论:采用多排C T诊断胃肿瘤患者,能够准确发现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等,区分肿瘤类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习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息斯敏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息斯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息斯敏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WB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7.5%和92.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息斯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志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帕金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帕金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帕金森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旭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套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双套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双套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治疗,并对患者随访12-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肛瘘形成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肛瘘形成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套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冯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卫生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汤剂,对照组按常规直接进行人工流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中药能安全有效地终止早孕,疗效好,具有米非司酮用量少,服用方便,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区域医疗中心的思考

    前不久 ,有幸参加了县的竞争性选拔科级后备干部的考试 ,其中有一道题就是如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由于本人学习太少 ,对区域医疗中心不甚了解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 ,不断向上级老师请教 ,对区域医疗中心有了新的理解.

    作者:王来利;王波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炎症性肠病运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常规检验,并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验,两组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疾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为治疗早期提供有效依据,还有助于判断疗效和预后,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谢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瘫膝反张康复研究综述

    膝反张是脑瘫患儿常见异常姿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站立及行走能力,是康复过程中极难改善的问题之一.文章综合现有的膝反张研究,梳理膝反张的发病机制和相应治疗方法.

    作者:陶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53例脑出血预后良好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53例脑出血预后较差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8.4±3.5)Kpa,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2.7±3.9)mg/L,明显低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05±1.2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距离治疗时间平均为(1.25±0.46)h,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发病距离治疗时间、格拉斯哥评分、血肿量、是否发生脑疝、出血破入脑室、是否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中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马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康复疗效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ADL作为临床康复疗效评价指标,对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康复介入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康复疗效呈负相关,住院费用、损伤程度、损伤节段等于康复疗效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治疗,针对性预防并发症,完善医疗制度以减轻患者负担,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的康复疗效.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