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娴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全过程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资料,所有均为外科手术治疗伤者。临床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护理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等严格执行无菌护理,于护理后6个月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患者对本次围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以“评分制”(1-5分)为评价指标;按照患者病况恢复情况,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划分4个等级,统计术后脊柱骨折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后,患者39例满意,仅有1例病症严重者表示不满意,延长护理周期后均表示满意;治愈37例,仅3例无效;总体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结论:脊柱骨折大部分为外力所致,根据患者病况采取手术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涂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溶栓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象,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病症得以好转29例,占比96.7%,和对照组的73.3%相比,P <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溶栓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徐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选取某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采用了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后进行处理,对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在发生了相关并发症后,通过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各项并发症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讨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对患者的病情的预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掌握各项临床技能以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出现,保证腹膜透析的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温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针对围产期孕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围产期孕妇522例,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观察组孕妇实施健康教育之后,其出现并发症共计12例,顺产率为82.0%,孕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治疗平均费用为1236.32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而在对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其出现并发症共计35例,顺产率为69.2%,孕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1天,治疗平均费用为2361.67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5%。两组孕妇的数据结果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中对围产期孕妇孕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缩短孕妇的住院时间,提升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郑志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 NRS2002和 PG - SGA 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 P <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 P <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范冬梅;卢艳敏;陈强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几十例交叉配血不合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法及解决方案,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检索2011~2014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学期刊上,有关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报告。总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及相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结果:共收集39例交叉配血不合案例报告,其中由红细胞除 ABO 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4例,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9例,由血清蛋白紊乱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引起的假凝集4例、由药物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 例,主要表现为交叉配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结论: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是减少输血不合及输血反应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春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式,结合具体情况,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有效人数有6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有效人数有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作者:胡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17%明显低于试验组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较少,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鞑靼荞膏,对照组外用如意金黄散膏,两组患者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临床疗效明确,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关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8例)和药物组(48例),给予联合组患者应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药物组患者则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与药物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05),且联合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优于药物组( P <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研究婴幼儿肠套叠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电子病例信息系统抽取筛选肠套叠患儿病例,记录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诊断等基本信息,并根据《中国七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肠套叠患儿201例,小年龄为3个月,大年龄为13岁,男性患儿为135例,女性患儿为66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5∶1。3个月至12个月患儿共111例,占发病的55.22%,2岁以内发病患儿总计为166例,占发病的81.58%,与标准体重相比,就诊的男性、女性患儿平均体重均偏胖。结论:婴幼儿肠套叠的发生与其体重偏胖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忠理;张鹏勇;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传统中草药莲子心早已被广泛使用,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不久前莲子心被发现还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功效,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电流实现的。因此我们选取莲子心中起作用的有效单体甲基莲心碱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甲基莲心碱完全抑制了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电流。表明甲基莲心碱可以阻塞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从而导致气管平滑肌的舒张,甲基莲心碱是莲子心舒张气道平滑肌的有效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赵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的患者120例,随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个时段低血压发生情况和发生低血压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引发低血压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为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肝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1d 的 AST ,AL T ,DBIL 各项系数均明显高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周的 AST ,AL T ,DBIL 和术前1周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肝功能有短期的影响,经过后续有效的治疗后,能让患者肝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作者:曾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挑选我院所收治的5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与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比对照组74.0%要高。对比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出血率为7.4%,明显比对照组25.9%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提高止血成率,减少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价铬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两组各50例,详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不良反应等症状。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在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高血压、甘油三酯等都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相较于单纯冠心病组也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病变特征,因此需尽早服用微量元素三价铬进行治疗与预防。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之间于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8例,均伴有程度不同的伴创伤性休克,给予伤情评估、呼吸道护理、液体复苏、病情观察、对症治疗、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结局。结果:经过急救护理与综合治疗,共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69%,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严重并发症,救治成功122例,成功率达到95.31%,其中病情好转出院4例,痊愈出院118例。结论: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很可能死亡,救治的关键就是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治疗争取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效果与生存质量。
作者: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孕前筛检 MCV 检测在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标准型和静止型)72例,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 MCV 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综合判断 MCV 孕前筛查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的 MCV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且研究组2检测结果较研究组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结果表明,MCV 孕前筛查队友地中海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刘显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