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邵广照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效果
摘要:目的: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治愈,3例良好。全部手术均未出现胆道或者其他脏器损伤。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并选择佳的术式,有利于患者预后。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MCV在孕前筛查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究孕前筛检 MCV 检测在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标准型和静止型)72例,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 MCV 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综合判断 MCV 孕前筛查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的 MCV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且研究组2检测结果较研究组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结果表明,MCV 孕前筛查队友地中海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刘显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对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9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整体护理进行相应的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接受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三项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 P <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整体护理,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护理还能获得更多的患者认可。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B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治疗Ⅱ型粘膜下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 B 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治疗Ⅱ型粘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有着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采用 B 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治疗能显著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红洋;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计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了13.5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4%(P <0.05)。结论: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文明;龙娟;陈信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冲洗护理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口腔冲洗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7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9例)和实验组(40例),观察传统口腔擦拭护理和口腔冲洗护理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2.50% VS 33.33%],创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5.00% VS 20.51%],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0.00% VS 28.21%],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50% VS 23.08%],口腔舒适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50% VS 74.36%],组间差异经 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口腔冲洗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对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德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24例,将其按照难治性和非难治性氛围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及室间隔厚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室间隔厚度、肾小球滤过率均为影响难治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普遍存在血脂升高、肾功能和心脏功能异常表现,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芝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79%,两组患儿咳嗽和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通过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延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接收肿瘤化疗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评定整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常规组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 P <0.05)。结论:临床针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77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 COPD 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 COPD 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及无创呼吸机结合的形式,治疗组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的形式,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 COPD 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忠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2015年优质护理工作在全国各家医院全面覆盖,我院为了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高度重视下开展“优质服务”、“一站式服务”,经过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切实使护理工作向前迈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选择近五年来相关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资料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分析。结果: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主要是对其疾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其中疾病原因主要是从女性全身性疾病、卵巢局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方面进行研究;治疗方法主要是从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两方面进行研究。结论: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是提高人类繁衍后代质量,改善女性生殖健康的重大举策,未来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进一步对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能有效的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改善女性健康。

    作者:苏焯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与其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98例≥60岁的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3.4%,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与高原低氧、低压环境、脑血管病、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 HS)密切相关。结论:其中,高原低氧环境是导致高原地区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有清;刘庆春;华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各种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6.9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仕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患者接受牙髓塑化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牙科接受治疗的慢性牙髓炎患者78例、共208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8颗患牙中有163颗治愈,治愈率为78.4%;有42颗好转,好转率为20.2%;有3颗治疗无效,无效率为1.4%;治疗额总有效率为98.6%。结论:牙髓塑化应用于慢性牙髓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历建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儿治疗前后血清中 IL -6、T NF -α水平。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后患者血清中 IL -6、T NF -α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沈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我院接收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女性11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患者中,单纯感染者81例,所占比例为69.23%,混合感染36例,所占比例为30.77%,对照组 T960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需氧菌性阴道炎容易合并其他感染,临床应根据其不同表现做好相关检查工作,避免误诊影响治疗进度。

    作者:毛荣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结果:经过访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术前访视应用于开腹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对临终患者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关怀”,为其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护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柱,帮助患者走完人生旅途的后历程,并对其家属给予安慰和关怀[1]。方法:通过各种护理方法,以大的能力减轻和消除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正确面对死亡。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将逝者和生者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 ICU 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在我院 ICU 进行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粘膜出血、呛咳、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减低明显,P <0.05。结论:对 ICU 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全过程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资料,所有均为外科手术治疗伤者。临床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护理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等严格执行无菌护理,于护理后6个月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患者对本次围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以“评分制”(1-5分)为评价指标;按照患者病况恢复情况,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划分4个等级,统计术后脊柱骨折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后,患者39例满意,仅有1例病症严重者表示不满意,延长护理周期后均表示满意;治愈37例,仅3例无效;总体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结论:脊柱骨折大部分为外力所致,根据患者病况采取手术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涂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