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娣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低温等离子电切的效果。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共84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7/42);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为(20.7±1.8)ml/s ,显著高于对照组(14.9±1.3)ml/s ,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创口小、痛苦少等优势,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106例虚体反复感冒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感冒灵颗粒和西药匹多莫德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1(39.62%)例,有效29(54.71%)例,无效3(5.67%)例,总有效率为94.33%。对照组显效11(20.75%)例,有效27(50.94%)例,无效15(28.31%)例,总有效率为71.6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可有效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的治疗系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3.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7%,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3.4%.对照组患者的对治疗总满意度为93.4%,实验组对治疗总满意度为86.7%。二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静脉滴注治疗慢性盆腔炎应选择克林霉素与丁卡胺那,其治疗效果明显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潘昌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IC U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研究其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把98例IC U 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比较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牢固性及患者口唇、脸颊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及患者口唇、脸颊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采用spa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χ2检验,得出B组改进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在牢固性及预防口唇、脸颊皮肤并发症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0.01),并应用于临床。结论:临床实践证明改进ICU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更加牢固,能有效预防患者口唇、脸颊皮肤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性,进而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艳;殷婕;范平;余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培菲康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效果确切。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 albumin ,UmALB)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FFA 与 UmALB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静脉血、收集两组患者24小时尿,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非肾病患者 UmAL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FA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 FFA 和 UmAL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 FFA 与 UmALB水平均无相关性,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血糖与 FFA 均呈正相关(r1=0.441r2=0.433),糖尿病肾病组血糖与 UmALB呈正相关(r=0.315)。结论:FFA 在Ⅱ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均有显著变化,UmALB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但血 FFA 和 UmALB在糖尿病肾病中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显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产妇各375例。对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情绪的稳定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使产妇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足够安全感,使产妇能舒适地渡过剖宫产手术期,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会阴侧斜切开,但有时出血量多,切口疼痛明显。我院对100例产妇实行简化式会阴中侧切开,避免了上述不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3-04-2015-04我院经阴分娩的产妇100例,估计胎儿体重>3500g ,需缩短产程者或会阴条件差,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者。均为单胎头位,其中经产妇20例,其余为初产妇,以同期行会阴侧切开术100例做为对照。两组产妇在年龄、手术指征、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age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采用0.5利多卡因10~20ml行会阴部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注射。
作者:郭秀云;吴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将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产科产后出血管理上,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在产科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并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步骤,从而制定了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管理制度及措施,PDCA 循环管理法的建立和制度化,增加了产科工作人员在评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际流程演练,注意积累临床经验及教学的自觉性,达到了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安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的胃癌手术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理性体重下降率为0%,而对照组为53.4%;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T CS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115例 T CS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存在的脑脊液漏、下肢感觉异常的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降低脑脊液漏、排尿异常、排便异常、压疮、下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先防后治为原则的预见性护理不仅减少 T CS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燕桃;刘永娟;徐碧金;何燕;国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劳损诱发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4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治疗等方式,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病症的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性( P<0.01)。结果:本次40例针对性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颈背组织疼痛、肢体功能障碍、手指发麻等主要症状变化明显。结论:慢性劳损是诱发颈椎病的危险性因素,临床应结合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表现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头孢他啶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印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儿童患龋病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更甚者引起或者加重肾炎、心内膜炎、关节炎等全身疾病。了解小儿龋齿的防治措施,预防小儿龋齿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尽可能整理出小儿龋齿的诱因和预防措施,为广大的父母朋友们提供方便。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80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与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应用巩膜瓣可调缝线),每组各36例(40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以及浅前房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可调线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能够有效提升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探索,对比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2处压疮,根据不同清创方法,分为自容清创组、保守性锐器清创组以及联合清创组,每组各24处,对比三组清创方法的清创时间、压疮愈合效果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发现,在压疮愈合计分方面,三组患者在清创第7d、14d以及21d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清创组所需清创时间明显短于自容清创组与保守性锐气清创组( 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愈合时间方面,联合清创组所需时间短,自容清创组所需时间长,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清创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为理想,能够有效软化水解坏死组织,并进行逐次清除干净,从而有效确保清创操作的安全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
作者:吕福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方法以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比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情况的差异性。结果:A 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均较B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少(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的缩短,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宜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4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方式,可有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胜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