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茹
目的:对优质护理措施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保健知识及疾病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79.31%,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而言,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家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药学监护点和监护方法。方法:对肝硬化患者所用药物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发现治疗上的矛盾,以此作为切入点,协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进行用药监护。结果: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得到了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莫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佳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基层医院救治措施。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骨疼痛、腹痛、胸背痛、胸痛伴腹痛;术后随访2年,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期生存率为77.78%(28/36)。结论:对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基层医院对其实施救治,意义显著。
作者:付瑞红;韩铁胜;刘伟;杨坤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带管时间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5%,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的都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季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应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3例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病痛,有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皮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大剂量 ARB(缬沙坦320mg)和常规剂量 ARB(缬沙坦160mg)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临床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 Ⅲ-Ⅳ,EF<40%),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 ARB)和试验组(大剂量ARB),每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 A RB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其安全性良好,但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 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较开颅手术治疗显著。
作者:张小章;何震;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钱志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试对比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疗效,评价两者优劣。方法:选择传统手术治疗54例纳入手术组,采用 EVLT 治疗56例纳入激光组。结果:激光组切口个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日、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T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患者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也存在皮下瘀斑硬结、烧伤等并发症。
作者:曹旭峰;田仲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讨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突出症护理中的医学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减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秀芳;张静;马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育儿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儿科保健,终观察两组在智力、体格方面的发育情况。[结果]经过六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在智力、体格方面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儿科保健护理措施对于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发育能够起到积极地作用,有利于早产儿的成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加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共计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护理组患者在临床采用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比发现护理组在住院时间以及疾病复发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作者:张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和传统手术分别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对比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本次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袁翔;戴家瑗;刘振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癌术后及时锻炼,能预防和减轻患肢水肿和麻木感觉,从而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也降低了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恢复。患者在住院期间,家属也要尽量了解护理的技能,在她们接受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展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锻炼和指导。通过研究,反复而规范的锻炼,终能取得满意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作者:韩成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知信行模式进行手卫生知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和信念积分变化、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信念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手卫生方面教育,可以提高护士认知和信念的评分,改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郑勇;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的乙型脑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乙型脑炎一般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一般有头痛、恶心、呕吐,伴有障碍意识、肌力异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男性多发于女性,各年龄均可发病,一般集中在7~9月,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此疾病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结论:对症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是解决和抢救成功的关键,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积极管理传播源头,能够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生率。
作者:吕道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取5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采取信封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进行预见性护理后,产后出血率、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量,获得显著护理效果。
作者:郝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在我院感染一科任职的20位护理人员,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沟通能力以及干预后感染一科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无焦虑者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焦虑1例、重度焦虑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员护理质量评价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沟通技巧良好的有8例,占比例的80.0%,对照组有4例,占比例的40.0%。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改善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况,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燕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联合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咽喉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咽喉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佳,适合推广。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