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

吕道芬

关键词:乙型脑炎,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的乙型脑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乙型脑炎一般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一般有头痛、恶心、呕吐,伴有障碍意识、肌力异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男性多发于女性,各年龄均可发病,一般集中在7~9月,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此疾病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结论:对症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是解决和抢救成功的关键,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积极管理传播源头,能够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的模式,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有效率进行观察。方法:选择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发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仅为59.1%,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6%( P<0.05)。结论: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开启急诊护理模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了休克等问题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喻桂琴;李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所谓手术风险预测,就是通过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数学模型有效预测患者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出现率等。手术风险预测能够指导高风险心脏手术合理治疗方案的有效制定,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风险,其已经受到了心脏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可以对心脏手术进行预测的方法非常多,主要有:欧洲心脏手术具体风险预测法、加拿大安大略省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胸外科相应医师协会具体风险预测法、克利夫兰具体风险预测法、质量测量以及管理举措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心脏病学院具体风险预测法、我国冠状动脉相应旁路移植术具体风险预测法等。所有方法都存在自身地域局限性,所以怎样避免偏差,有效提升风险预测效率是未来重点研究目标之一。

    作者:张童;但文富;冯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84例自愿参与调查的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同时调查患者流产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29例,病情有所改善的10例,评价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20例,病情有所改善的12例,评价有效率为76.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理想,且安全性非常高。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非计划导管脱落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实施(CQI)前后,对比2014年一季度及2015年一季度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及发生率。结果:实施CQI后,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下降7例,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的发生率,提高置管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槟榔加工使用与毒副作用分析

    目的:解析了加工中药槟榔选取的方式、槟榔表现出来的毒副作用。探析毒副的机理,搜集资料以便提供后续探究的参照。方法:归纳了常态的加工槟榔方式,辨析毒副作用。结果:常规中药包含槟榔这类药物,制剂之中并非含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但是加工及后续使用槟榔中药却含有毒副作用。对于此,有必要慎重予以约束。

    作者:葛海波;张荣华;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连续排班模式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排班模式对IC U 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IC U 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护理安全,切实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使患者及医生对IC U 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显著提高。

    作者:崔林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种社区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种社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市纳入国家“686”免费服药项目70人为实验组开展个案管理,另从我院2014年出院后纳入社区管理患者中选取98名作为对照组开展基础管理,将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评分、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个案管理组病人在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基础管理组(P﹤0.05)。结论:在社区对重性精神病人开展个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恢复。

    作者:禹化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烫伤的预防和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烫伤的预防以及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烫伤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烫伤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效果。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2.6±12.4)m 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8±13.1)m L ,观察组的并发率发生率为3.7%(2/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1/54),P 均<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对 H P检测呈阳性的胃溃疡患者予以磷酸铝凝胶以及雷贝拉唑联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实验组(雷贝拉唑+磷酸铝凝胶,25例)与参照组(雷贝拉唑,25例),分布予以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对比终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体上的治疗情况优于参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 H P对应的根除率更高,从统计学上来看,两组间的差异具有较大的意义,符合 P<0.05。结论:对HP检测呈阳性的胃溃疡患者予以磷酸铝凝胶以及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的质量与效果。

    作者:董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情况及肝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胆红素、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胆红素,肝功能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时,可降低患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

    作者: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乳膏在防治大鼠I 期压疮中的作用分析

    提目的:分析中药乳膏在防治大鼠I期压疮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大鼠组织解压后立即给予中药乳膏涂抹;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甘油涂抹。解压后12h ,观察2组大鼠受压组织病理变化,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匀浆液中 IL -6、TNF -a水平,比较2组大鼠组织匀浆中SOD、MDA、IL -6、TNF -a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局部组织病理 HP 染色显示皮肤结构完整,层次结构清楚,胶原纤维变性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组织水肿程度减轻。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组织匀浆中 MDA[(2.15±0.31)nmol/L 比(6.02±0.58)nmol/L ,t=3.419]明显下降、SOD[(38.70±4.17)U/mL比(26.09±5.03)U/mL ,t=3.051]明显上升。组织匀浆中IL -6水平[(11.08±3.71)U/L比(23.07±3.61)U/L , t=3.218]、TNF -a水平[(13.20±3.26)U/L比(31.80±3.45)U/L ,t=2.893]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乳膏可以减轻I期压疮大鼠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炎性反应程度,对于防治压疮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邢瑞敏;张蕾;刘秀杰;李伟;赵金利;张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医院收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大呼气流速绝对值(PEF)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47例,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其他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儿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雒大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时髦的诠释,就是一条工作链。要营建一支有效的护理团队,培养协作精神,它一方面取决于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取决于护理人员。这种团队精神如何培养呢?

    作者:骆联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基层医院救治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基层医院救治措施。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骨疼痛、腹痛、胸背痛、胸痛伴腹痛;术后随访2年,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期生存率为77.78%(28/36)。结论:对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基层医院对其实施救治,意义显著。

    作者:付瑞红;韩铁胜;刘伟;杨坤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硬膜外用药量与术中液体输入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起效更快且麻醉药物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方法以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比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情况的差异性。结果:A 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均较B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少(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的缩短,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宜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共以手术治疗重症腰间盘突出61例。结果:采用MACNAB标准,61例患者中治愈21.31%、显效52.5%、有效16.4%、无效9.8%,总有效率90.16%;末次随访,JOA 低于术前,腰痛与腿痛、腰椎前屈角度、腰椎稳定性、综合评分高于术前,末次随访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标准等级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较好,手术可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椎间盘解剖结构,但仍可能存在邻近节段退变,有部分患者难获显著疗效。

    作者:陈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采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高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时,不同皮瓣来源术后效果相近,但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更佳。

    作者:李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99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对预后治疗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