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梅
目的:研究医学生群体自卑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群体中近期有自卑情绪的为137人,所占比例为23.9%;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每日使用手机时间、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与同班同学的关系。结论: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该校医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工作,可引导大学生全面认知自卑,积极参与团体训练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他们养成战胜畏缩的行为习惯,进而战胜自卑。
作者:王娇;祁佳慧;李回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胸管滞留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保健效果及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早产、巨大胎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无差异,P>0.05。结论:采取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体质指数偏高发病率,且能减少孕妇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可在孕期妇女保健中推广运用。
作者:吴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8月我院外科接诊收治的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几率。结果:腹腔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方面效果更加明确,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起53例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统计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入院伤检分类用时、按区分流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在4分钟以内;入院伤检、按区分流均两项平均用时在3min以内;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满意度93.75%。结论: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急救过程中各环节协作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护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9例、重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5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为、死亡1例。结论: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关键为及时降低颅内压,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不仅可有效减压并止血,而且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伤脑组织,手术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义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分段随机化分2组,40例为一组。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50%)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保证较高的安全系数。
作者:姚小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49例,正常组患者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25、36和36例,比例分别为51.0%、73.5%和73.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33(67.3%)、29(59.2%)、54(110.2%)、9(18.4%)、17(34.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荣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早期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 TBIL、ALT 降低、ALB升高更加显著(P<0.05);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佟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不同量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进行BAE治疗的40例不同程度的咯血患者,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40例患者BAE术后止血总有效率为92.5%,一年内复发3例:一个月内复发1例,为漏栓异常供血责任血管;后两例均在BAE术后第6个月再次咯血,1例为肿瘤病灶发展,有新的供血动脉形成导致再次咯血;1例为支扩患者肺部炎症未得到很好控制导致前次栓塞动脉明显迂曲,增粗而再次开放。以上复发三例患者均再次行栓塞术,治疗后停止咯血且未再次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及反复发作中小量咯血有效。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躯体依赖性、能成隐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是一类特殊药品,能否规范管理,合理应用,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管理水平。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规范、使用得当,将会对患者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将会发生社会流弊,危害生命健康甚至影响社会治安。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就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管理进行一些探讨,确保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正确合理使用。
作者:李昌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α1 A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坦洛新对男性精子影响及安全性。方法: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 A 组和 B组),按交叉给药的方式给予安慰剂和坦洛新(顿服剂量为0.4mg 或0.8mg ),评估每个受试者的射精情况,同时记录性欲改变和坦洛新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出现了不射精症现象;服用0.4 mg的坦洛新后,有功能的精子密度及有功能的精子总数显著减少,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α1 A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洛新有男性抗生育的效果,可作为安全、有效、可逆的男性节育药,发展前景好。
作者:刘运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极大的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孕期保健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孕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指导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指导后在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孕产妇优质孕期保健指导,不仅能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冯文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育儿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儿科保健,终观察两组在智力、体格方面的发育情况。[结果]经过六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在智力、体格方面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儿科保健护理措施对于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发育能够起到积极地作用,有利于早产儿的成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加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烫伤的预防以及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烫伤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烫伤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作者:丁恒丽;冯春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采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高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时,不同皮瓣来源术后效果相近,但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更佳。
作者:李栋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