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
目的:观察中医方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根据患儿不同类型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小儿哮喘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肖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8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及 MMSE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苏醒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hMMSE评分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相同时间段的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12hMMSE评分已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结论:异丙酚麻醉剂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缩短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更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叶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低温等离子电切的效果。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共84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7/42);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为(20.7±1.8)ml/s ,显著高于对照组(14.9±1.3)ml/s ,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创口小、痛苦少等优势,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种社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市纳入国家“686”免费服药项目70人为实验组开展个案管理,另从我院2014年出院后纳入社区管理患者中选取98名作为对照组开展基础管理,将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评分、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个案管理组病人在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基础管理组(P﹤0.05)。结论:在社区对重性精神病人开展个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恢复。
作者:禹化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一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家属陪护率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祖秀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与路径组各纳入对象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路径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尿潴留、并发症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方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应对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8例患者临床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发生了不良反应,观察其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并给予用药、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措施的应对效果。结果:58例患者给予临床应对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有32例患者症状消失,患者结核空洞明显缩小,吸收结核病灶在30%以上,有2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结核病患者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临床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同时,还要实施有效的应对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丁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为了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麻醉效果,低流量麻醉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所谓低流量麻醉,主要是指采用半紧闭式回路,新鲜气流量的吸入性全身麻醉。由于该种麻醉方法不需要注射,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新鲜空气的流量来达到麻醉药物的摄入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身体伤害相对较小,整个麻醉过程更容易控制。因此,认真研究低流量麻醉的特点,对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胸管滞留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术后处理情况分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情况、损伤隐神经的情况。结果:2组在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损伤隐神经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3.33%,数据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后,为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极佳。
作者:黄佳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弹控制率、并发症率、治疗遵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小组护理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治疗遵从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证患者,共计7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比各自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例数9例,显效例数14例,有效例数12例,有效率94.6%;对照组中痊愈例数4例,显效例数7例,有效例数14例,无效例数12例,有效率67.6%。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见4例复发病例,对比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显著稳定,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强,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作者:姜泽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插管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组(A 组)和右美托咪啶联合喉镜组(B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采用诱导前10分钟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0μg/kg。记录患者给右美托咪啶及插管前后患者的SBP、DBP和 HR数值。结果:B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 T3时点SBP、DBP和 HR较插管前 T2时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相比,B组在 T3、T4、T5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气管插管能减少插管刺激,更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傅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清CA125、CA15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我院就诊的结核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进行治疗,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CA15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A125、CA15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的降低( 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A153水平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性盆腔炎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A125、CA153水平。
作者:李桂秋;范路修;张金礼;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妇产科护理学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社会人士的关心。本文通过探讨合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于产科护理效果,选取一些产科个性化护理模式的运用案例,通过产前产后两个阶段的个性化护理来分析如何才能使到产科护理更好地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费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时髦的诠释,就是一条工作链。要营建一支有效的护理团队,培养协作精神,它一方面取决于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取决于护理人员。这种团队精神如何培养呢?
作者:骆联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 TBIL、ALT 降低、ALB升高更加显著(P<0.05);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佟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在我院感染一科任职的20位护理人员,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沟通能力以及干预后感染一科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无焦虑者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焦虑1例、重度焦虑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员护理质量评价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沟通技巧良好的有8例,占比例的80.0%,对照组有4例,占比例的40.0%。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改善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况,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燕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依努尔·阿尼开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