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亮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为了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麻醉效果,低流量麻醉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所谓低流量麻醉,主要是指采用半紧闭式回路,新鲜气流量的吸入性全身麻醉。由于该种麻醉方法不需要注射,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新鲜空气的流量来达到麻醉药物的摄入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身体伤害相对较小,整个麻醉过程更容易控制。因此,认真研究低流量麻醉的特点,对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依努尔·阿尼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肿瘤内科护士减轻压力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女性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肿瘤内科护士产生压力的因素主要为:工作负荷、工作量、时间分配、专科护理、与患者交际方面等因素。结论:肿瘤内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肿瘤内科护士应通过适宜的方式和态度来调整自已的心态及缓解各种压力;医院方面也应该加强对肿瘤内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及人性化管理,有效地减轻肿瘤内科护士的压力。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应对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8例患者临床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发生了不良反应,观察其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并给予用药、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措施的应对效果。结果:58例患者给予临床应对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有32例患者症状消失,患者结核空洞明显缩小,吸收结核病灶在30%以上,有2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结核病患者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临床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同时,还要实施有效的应对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丁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中使用甲氨喋呤肌注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甲氨喋呤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生育愿望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输卵管再通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输卵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甲氨喋呤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输卵管再通率,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周会;高仕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在我院感染一科任职的20位护理人员,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沟通能力以及干预后感染一科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无焦虑者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焦虑1例、重度焦虑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员护理质量评价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沟通技巧良好的有8例,占比例的80.0%,对照组有4例,占比例的40.0%。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改善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况,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燕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 t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霞;申翠;张娟;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孟红梅;王学青;李新;孙清晨;武斌;苏清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60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选取其他内科的护士60名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压力来源、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等方面。结果:实验组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3个方面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作量和时间分配的分数都高于对照组,人际方面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士个人成就分数明显低于M aslach常模( P<0.05),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的分数明显高于 M aslach 常模( P<0.05)。结论: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严重,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工作,缓解压力,医院也应为肿瘤内科的护士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作者:张大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我院一共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2.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6.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麻昌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术后处理情况分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情况、损伤隐神经的情况。结果:2组在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损伤隐神经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3.33%,数据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后,为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极佳。
作者:黄佳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比较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具体原因和有效防御手段。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种类以及给药途径,同时总结老年患者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具体诱因。结果:引起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关键原因是患者身体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学发生变化,同时身体比较衰弱,必须联合用药,对老年患者长时间使用滋补药物以及有效抗菌药物。结论: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用药,同时对其用药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探索,对比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2处压疮,根据不同清创方法,分为自容清创组、保守性锐器清创组以及联合清创组,每组各24处,对比三组清创方法的清创时间、压疮愈合效果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发现,在压疮愈合计分方面,三组患者在清创第7d、14d以及21d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清创组所需清创时间明显短于自容清创组与保守性锐气清创组( 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愈合时间方面,联合清创组所需时间短,自容清创组所需时间长,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清创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为理想,能够有效软化水解坏死组织,并进行逐次清除干净,从而有效确保清创操作的安全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
作者:吕福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射频痔疮治疗机结合中药治疗肛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肛门病患者16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渗血时间、创缘消退时间及手术愈合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71%,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射频痔疮治疗机结合中药治疗肛门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的治疗系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3.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7%,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3.4%.对照组患者的对治疗总满意度为93.4%,实验组对治疗总满意度为86.7%。二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静脉滴注治疗慢性盆腔炎应选择克林霉素与丁卡胺那,其治疗效果明显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潘昌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尿时间,并对患者术后单次手术成率、结石排尽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次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排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够显著提高结石排出率和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粘度为2.27±0.11,对照组为2.29±0.1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23±0.07,对照组为1.82±0.10,观察组血浆粘度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有效延长患者孕周,提升新生儿存活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于患者正常分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213例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占比、糖尿病占比、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和非斑块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这一疾病没有完全明确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和血压、血脂、年龄、糖尿病关系密切,要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出现。
作者:杨晓艳;王帅;孟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