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分析

孟红梅;王学青;李新;孙清晨;武斌;苏清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运动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722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于住院治疗期间进行支原体抗体(IgM -MP)检测,统计支原体检出情况与疾病类型、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高,与其它疾病类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7岁期间患儿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它年龄段患儿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童IgM -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5%、女童为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岁以上为易感人群,并且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高,可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陈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不同量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进行BAE治疗的40例不同程度的咯血患者,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40例患者BAE术后止血总有效率为92.5%,一年内复发3例:一个月内复发1例,为漏栓异常供血责任血管;后两例均在BAE术后第6个月再次咯血,1例为肿瘤病灶发展,有新的供血动脉形成导致再次咯血;1例为支扩患者肺部炎症未得到很好控制导致前次栓塞动脉明显迂曲,增粗而再次开放。以上复发三例患者均再次行栓塞术,治疗后停止咯血且未再次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及反复发作中小量咯血有效。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在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血压和心率,实践证明,患者预后恢复良好。两组术后不存在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显示均为子宫平滑肌瘤。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其止血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探究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因素探究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5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类别和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因护士因素造成不良事件发生12例,其构成比为48%;因患者自身因素而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例,其构成比为28%;因疾病因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构成比为12%;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共造成3例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受到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业务培训等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汪慧敏;何代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组成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组成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艳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非计划导管脱落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实施(CQI)前后,对比2014年一季度及2015年一季度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及发生率。结果:实施CQI后,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下降7例,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的发生率,提高置管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剖宫产手术产妇焦虑评分、满意度及自主排尿率。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3.33%)明显低于实验组(96.67%),且两组剖宫产产妇之间对比的焦虑评分及自主排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自主排尿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4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方式,可有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胜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乳膏在防治大鼠I 期压疮中的作用分析

    提目的:分析中药乳膏在防治大鼠I期压疮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大鼠组织解压后立即给予中药乳膏涂抹;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甘油涂抹。解压后12h ,观察2组大鼠受压组织病理变化,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匀浆液中 IL -6、TNF -a水平,比较2组大鼠组织匀浆中SOD、MDA、IL -6、TNF -a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局部组织病理 HP 染色显示皮肤结构完整,层次结构清楚,胶原纤维变性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组织水肿程度减轻。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组织匀浆中 MDA[(2.15±0.31)nmol/L 比(6.02±0.58)nmol/L ,t=3.419]明显下降、SOD[(38.70±4.17)U/mL比(26.09±5.03)U/mL ,t=3.051]明显上升。组织匀浆中IL -6水平[(11.08±3.71)U/L比(23.07±3.61)U/L , t=3.218]、TNF -a水平[(13.20±3.26)U/L比(31.80±3.45)U/L ,t=2.893]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乳膏可以减轻I期压疮大鼠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炎性反应程度,对于防治压疮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邢瑞敏;张蕾;刘秀杰;李伟;赵金利;张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探讨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查多家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从标本的采集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制定解决方案及投资建设意见。使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借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孟鲁司特纳联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行不同分组后借助不同疗法治疗,即: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疗法,研究组则于该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纳疗法,评估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缓解率为96.0%(48/50),对照组80.0%(40/50),有区别(P<0.05);研究组预后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结合孟鲁司特钠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提高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刘勇兵;赵咏梅;李科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目的:在对患者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术后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PDA 封堵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共计20例,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残余分流、下降的规律以及之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并探讨。结果: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巨大PDA 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流,在完成封堵后的3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手术后4d至6d之间血小板低,其中有12例患者需进行血小板的输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结论:在实行PDA 封堵术后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属于发生率较低的并发症状,发病原因主要同残余分流而导致的机械性破坏存在着关联,仅有少数患者需要补充血小板进行治疗。

    作者:蒋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患儿40例,给予乙型肝炎患儿采用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比较乙型肝炎患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后的 Anti-HBs感染率、HBs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乙型肝炎发病率。结果:乙型肝炎患儿实施后 Anti-HBs感染率、HBsAg 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乙型肝炎发病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患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不仅能减少 Anti-HBs感染率、HBsAg感染率、Anti-HBc感染率,还能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

    作者:李鸿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中,根据营养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18),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疼痛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该种干预措施值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高校医学生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研究医学生群体自卑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群体中近期有自卑情绪的为137人,所占比例为23.9%;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每日使用手机时间、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与同班同学的关系。结论: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该校医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工作,可引导大学生全面认知自卑,积极参与团体训练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他们养成战胜畏缩的行为习惯,进而战胜自卑。

    作者:王娇;祁佳慧;李回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84例自愿参与调查的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同时调查患者流产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29例,病情有所改善的10例,评价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20例,病情有所改善的12例,评价有效率为76.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理想,且安全性非常高。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年后的视力情况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或稳定的比率为80.85%,对照组视力提高或稳定的比率为1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为22.4%,对照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为89.5%,观察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提高视力,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皇甫昌涛;杨林红;朱琳;唐香;刘艳;杨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时髦的诠释,就是一条工作链。要营建一支有效的护理团队,培养协作精神,它一方面取决于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取决于护理人员。这种团队精神如何培养呢?

    作者:骆联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试论硫糖铝与黄连素在慢性顽固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硫糖铝与黄连素在慢性顽固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7%( 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3.33%( P<0.05)。结论:硫糖铝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