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汪鹏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 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佳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4例,有效15例,显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3例,有效19例,显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先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75名患者列为对照组,把只患有冠心病的7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冠心病组,后把患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冠心病糖尿病组。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其中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大的差异,并且临床病死率与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相比也大幅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龋齿的预防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儿童患龋病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更甚者引起或者加重肾炎、心内膜炎、关节炎等全身疾病。了解小儿龋齿的防治措施,预防小儿龋齿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尽可能整理出小儿龋齿的诱因和预防措施,为广大的父母朋友们提供方便。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临床分期均为Ⅱb 以上,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中医临床症候及肿瘤实体变化、病理变化及治疗转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00例患者中,中医症候缓解总有效率为93.0%;宫颈癌实体消退总有效率为81.0%;病理切片显示:宫颈癌细胞在不同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在治疗后48小时开始明显,随时间的延长坏死越明显。上述100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斑,后经相应治疗完全消失;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腹及腰髓疼痛,后经注射哌替啶治疗后均缓解;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艳艳;陈静;张军;李迎花;杜丹;赵慧;侯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49例,正常组患者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25、36和36例,比例分别为51.0%、73.5%和73.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33(67.3%)、29(59.2%)、54(110.2%)、9(18.4%)、17(34.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荣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所谓手术风险预测,就是通过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数学模型有效预测患者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出现率等。手术风险预测能够指导高风险心脏手术合理治疗方案的有效制定,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风险,其已经受到了心脏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可以对心脏手术进行预测的方法非常多,主要有:欧洲心脏手术具体风险预测法、加拿大安大略省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胸外科相应医师协会具体风险预测法、克利夫兰具体风险预测法、质量测量以及管理举措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心脏病学院具体风险预测法、我国冠状动脉相应旁路移植术具体风险预测法等。所有方法都存在自身地域局限性,所以怎样避免偏差,有效提升风险预测效率是未来重点研究目标之一。

    作者:张童;但文富;冯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干扰素以雾化吸入方式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治疗的实际效用。方法:任意抽选本院接收的64例慢性支气管炎病症急性发作的病人,32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其他病人则归纳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单独接受氨溴索药物治疗,通过雾化吸入方式运用氨溴索以及干扰素为观察组病人实施治疗。结果:根据统计的资料可知,观察组的病人病情复原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好 P<0.05。结论:当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病情突然发作时,运用干扰素以及氨溴索以雾化吸入形式给病人用药能够迅速控制病情,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值得广泛普及。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所致运动性失语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导致失语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将语言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明显好转者显著多于对照组(X2=7.31,P<0.01),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4.05,P<0.01)。结论:早期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血管病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巴玉兰;韩晶;谢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7(31.82%)例,满意13(59.09%)例,不满意2(9.09%)例,患者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非常满意5(22.73%)例,满意12(54.55%)例,不满意5(22.72%)例,患者满意度为77.28%。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倪祖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得普利麻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胃镜下治疗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得普利麻复合地佐辛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术后苏醒质量。方法:选择10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或电子胃镜下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得普利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麻醉前后两组患者SpO2、MAP、HR、RR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F组普利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D组(P<0.05)。 F组在术中SpO2、MAP、HR及 RR指标与D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 D组用药前、术中各项指标较平稳(P>0.05)。结论:得普利麻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胃镜下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减少得普利麻的用量,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雪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程中应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吸及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新生儿出现窒息,对照组有3例新生儿出现窒息,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唐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孕产妇孕期保健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孕期保健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孕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指导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指导后在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孕产妇优质孕期保健指导,不仅能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冯文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预防药物流产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0例药物流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药物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35岁)、经期长(≥5d)、孕产次数(≥3次)、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位、孕囊直径(≥2cm )、术后禁性生活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分析

    社区是综合性集体机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机构,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社区服务中心对日常工作以及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可以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反映。规范档案管理可以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探究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高校医学生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研究医学生群体自卑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群体中近期有自卑情绪的为137人,所占比例为23.9%;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每日使用手机时间、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与同班同学的关系。结论: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该校医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工作,可引导大学生全面认知自卑,积极参与团体训练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他们养成战胜畏缩的行为习惯,进而战胜自卑。

    作者:王娇;祁佳慧;李回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 t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霞;申翠;张娟;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妇科术后引发下肢静脉血栓—DVT 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并且出现DVT 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详细资料,总结患者DV T 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妇科术后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结果表明,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采用的手术方式、麻醉以及术前合并症等。结论:妇科术后非常普遍的一种并发症就是DV T ,相关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引发DV T 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显著减小DV T 发生率,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生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清 CA 125、CA 153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清CA125、CA15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我院就诊的结核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进行治疗,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CA15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A125、CA15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的降低( 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A153水平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性盆腔炎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A125、CA153水平。

    作者:李桂秋;范路修;张金礼;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