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徐艳艳;陈静;张军;李迎花;杜丹;赵慧;侯文强

关键词: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 中药, 手术, 中晚期宫颈癌
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临床分期均为Ⅱb 以上,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中医临床症候及肿瘤实体变化、病理变化及治疗转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00例患者中,中医症候缓解总有效率为93.0%;宫颈癌实体消退总有效率为81.0%;病理切片显示:宫颈癌细胞在不同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在治疗后48小时开始明显,随时间的延长坏死越明显。上述100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斑,后经相应治疗完全消失;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腹及腰髓疼痛,后经注射哌替啶治疗后均缓解;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治疗后好转人数共有20例,无效病例1例,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中治疗后好转人数共16例,无效病例5例,有效率为76.2%。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与传统治疗方案比较优势明显,应用过程中未见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各科室收录的50例手术患者资料;对各科室病人进行回访调查,统计50例患者对本次感染防控的满意度。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医院内部要加强感染控制例如,从医护人员、入院环境、器材使用等方面实施抗感染处理;本次全过程感染管理取得较高的满意度,满意率96%,2例因病况严重,延长抗感染处理时间后效果明显。结论:感染易造成住院患者存在病情隐患,加强抗感染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仁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近五年肥胖患者减重干预手段的研究进展

    肥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流行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近5年来,肥胖的四种主要干预方法做简要综述。伴随着新数据,新方法的出现对新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肥胖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作者:钱文文;辛宝;黄广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潘立酮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多潘立酮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口服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粘膜炎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粘膜炎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在慢性胃炎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沙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经皮经肝胆镜联合肝胆结石片用于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I ns、C -P、CA 19-9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肝胆镜联合肝胆结石片用于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Ins、C -P、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ns、C -P、CA19-9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ns和CA19-9水平均下降,但试验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经皮经肝胆镜联合肝胆结石片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胆结石患者血清Ins和CA19-9水平,并且疗效较好。

    作者:徐伟;王进峰;程瑞波;刘得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法:选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治疗组(3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复发率为3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哲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恙虫病伴脓毒性休克1例的护理

    通过1例恙虫病的病例,了解了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掌握了它的护理措施及用药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认识本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焦痂、溃疡、皮疹的护理,防继发感染:同时注意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本病的特效药-四环素,其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认真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同时认真细致的体检有助于该病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92例行无痛胃镜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46例,分别给予其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应用,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同乙组比较,甲组在 T1时段,MAP显著升高(P<0.05),在 T2时段显著降低(P<0.05);在T2时段,甲组SpO2显著降低(P<0.05),在T2、T3时段,HR显著升高(P<0.05)而乙组无显著变化(P>0.05);乙组患者术中入睡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早于甲组(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无痛胃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能更好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术中的尽早入睡与术后的尽早苏醒,镇静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天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的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ICU 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的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IC U 重症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病原的耐药性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结果:本文研究当中,122例患者共培养出260株气道分泌物病原菌,其中占比例多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达到了57.7%(160/260),与其它类型的病原菌相比在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 U 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对于各种抗生素都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的呼吸机肺炎时不能乱用抗生素,需要提高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选择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患者的呼吸机肺炎感染率。

    作者:李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校企合作模式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口腔医学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目前,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当中,着重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校企合作模式进入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当中,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了更多参与应用实践的机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董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先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75名患者列为对照组,把只患有冠心病的7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冠心病组,后把患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冠心病糖尿病组。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其中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大的差异,并且临床病死率与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相比也大幅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患者心功能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接治的60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眼底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以此评估止消通脉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计5例临床缓解、11例显效、10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86.7%,明显优于对照组73.3%的总有效率和26.7%的无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24h尿白蛋白定量、超声心动以及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消通脉宁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在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7(31.82%)例,满意13(59.09%)例,不满意2(9.09%)例,患者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非常满意5(22.73%)例,满意12(54.55%)例,不满意5(22.72%)例,患者满意度为77.28%。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倪祖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基层医院救治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基层医院救治措施。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骨疼痛、腹痛、胸背痛、胸痛伴腹痛;术后随访2年,36例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期生存率为77.78%(28/36)。结论:对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基层医院对其实施救治,意义显著。

    作者:付瑞红;韩铁胜;刘伟;杨坤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上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分段随机化分2组,40例为一组。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50%)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保证较高的安全系数。

    作者:姚小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情况及肝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胆红素、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胆红素,肝功能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时,可降低患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

    作者: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 t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霞;申翠;张娟;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可伴有各种负性情绪、脱发、胃肠道反应、药物外渗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应对其实施积极的全面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珑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 CA 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产后出血的应用

    将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产科产后出血管理上,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在产科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并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步骤,从而制定了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管理制度及措施,PDCA 循环管理法的建立和制度化,增加了产科工作人员在评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际流程演练,注意积累临床经验及教学的自觉性,达到了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安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母婴预后及血浆粘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粘度为2.27±0.11,对照组为2.29±0.1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23±0.07,对照组为1.82±0.10,观察组血浆粘度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三联法(硫酸镁、山莨菪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有效延长患者孕周,提升新生儿存活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于患者正常分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