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珑珑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各科室收录的50例手术患者资料;对各科室病人进行回访调查,统计50例患者对本次感染防控的满意度。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医院内部要加强感染控制例如,从医护人员、入院环境、器材使用等方面实施抗感染处理;本次全过程感染管理取得较高的满意度,满意率96%,2例因病况严重,延长抗感染处理时间后效果明显。结论:感染易造成住院患者存在病情隐患,加强抗感染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仁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早期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效果。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2.6±12.4)m 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8±13.1)m L ,观察组的并发率发生率为3.7%(2/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1/54),P 均<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收治了68例肿瘤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肿瘤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借鉴。
作者:李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的乙型脑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乙型脑炎一般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一般有头痛、恶心、呕吐,伴有障碍意识、肌力异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男性多发于女性,各年龄均可发病,一般集中在7~9月,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此疾病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结论:对症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是解决和抢救成功的关键,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积极管理传播源头,能够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生率。
作者:吕道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讨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突出症护理中的医学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减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秀芳;张静;马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的胃癌手术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理性体重下降率为0%,而对照组为53.4%;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排班模式对IC U 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IC U 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护理安全,切实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使患者及医生对IC U 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显著提高。
作者:崔林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结节是输精管结扎后结扎部位因组织反应形成的,多数情况其可以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结扎后三个月以上结节仍未消失且有触痛,此病症称为痛性结节。患者临床会出现持续性疼痛且疼痛放射到下腹、腰部或睾丸,同时结节有压痛,若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本次笔者对痛性结节患者防浅此病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龙寸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癌组织 ERβ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住的150例乳腺癌患者、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乳腺组织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病理标本中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患者ERβ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ERβ表达的大似然估计值和OR值均<0。结论:ERβ可能对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与乳腺癌呈负相关性。
作者:王雪宁;朱明慧;纪增辉;王晓伟;徐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知信行模式进行手卫生知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和信念积分变化、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信念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手卫生方面教育,可以提高护士认知和信念的评分,改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郑勇;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环烯醚萜类成分哈巴苷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定值、均匀性及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 L9(34)正交实验及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完成哈巴苷提取、富集、纯化工艺研究。采用 UV、MS、NMR等技术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参照药典方法,利用 TLC法选择不同极性展开剂,不同显色系统,对哈巴苷的纯度进行考察。并利用 HPLC 法(归一化法)对哈巴苷进行定值研究。采用HPLC法,根据 F检验法的原理对哈巴苷均匀性进行考察。对哈巴苷在不同温度、湿度及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哈巴苷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哈巴苷的批量制备。利用 HPLC法(归一化法)对哈巴苷进行定值研究,测得哈巴苷平均纯度为98%以上。制备的哈巴苷对照品均匀性良好。温度、湿度对哈巴苷的稳定性均有影响,且温度对哈巴苷的稳定性起了主要影响作用,湿度影响次之。结论:哈巴苷制备工艺及相关研究为玄参及含有玄参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条件。
作者:刘慧;李修明;热增才旦;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成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也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均 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程献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门诊换药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病人对医护人员与创口处置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7.5%,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7.5%,实验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75.0%,实验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创口处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门诊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能使患者对创口处置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后加用高压氧治疗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 PAI -1、T F、A T 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I-1、TF、AT Ⅲ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d ,3d和7d血清 PAI -1和 T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 AT Ⅲ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后加用高压氧治疗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PAI-1、TF、AT Ⅲ水平,使其恢复正常。
作者:宋利华;董建辰;白庆兵;王洪庆;路考生;韩君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 )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肺炎31例、新生儿败血症54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53例为观察组,对3组患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比3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1周后的降钙素原结果。结果:治疗前新生儿肺炎组和新生儿败血症组 PCT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治疗前后 PCT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有助于早期诊断、鉴别、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且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琼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8例确诊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 Fugl - 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thel 指数评分表及总体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Berthel 指数评分及总体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恢复运动能力、自理能力,还可以得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预防药物流产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0例药物流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药物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35岁)、经期长(≥5d)、孕产次数(≥3次)、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位、孕囊直径(≥2cm )、术后禁性生活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