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尹家钊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年轻护士的压力来源与应对措施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 ,是对各种危重疾病实施集中的连续的强化的监测、救治和护理的场所,配备了各种先进精密的监护、治疗设备。所以ICU 的护士既要有应用先进仪器的技术又要有监护病人的能力。ICU 里年年轻护士(工作5年以下)占主力军,只有了解这些年轻护士的压力来源,并制订措施,才能使护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作者:肖文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电图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相应数据,组间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语:在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北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探讨。

    作者:董安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肠癌患者在围术期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依努尔·阿尼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49例,正常组患者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25、36和36例,比例分别为51.0%、73.5%和73.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33(67.3%)、29(59.2%)、54(110.2%)、9(18.4%)、17(34.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荣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的护理

    目的: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康复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仁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插管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插管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组(A 组)和右美托咪啶联合喉镜组(B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采用诱导前10分钟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0μg/kg。记录患者给右美托咪啶及插管前后患者的SBP、DBP和 HR数值。结果:B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 T3时点SBP、DBP和 HR较插管前 T2时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相比,B组在 T3、T4、T5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光棒气管插管能减少插管刺激,更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傅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干预方式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8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含量以及钙磷乘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等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探究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种体位对痔疮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体位对痔疮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随机性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研究1组患者术中取俯卧位、研究2组患者术中取截石位、研究3组患者术中取左侧卧位,对比三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状况。结果:研究2组患者生命体征状况优于研究1组患者和研究3组患者(P<0.05),研究3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优于研究1组患者(P<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术中取截石位对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小。

    作者:冷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后加用高压氧治疗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PAI-1、TF、ATⅢ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后加用高压氧治疗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 PAI -1、T F、A T 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I-1、TF、AT Ⅲ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d ,3d和7d血清 PAI -1和 T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 AT Ⅲ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后加用高压氧治疗手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PAI-1、TF、AT Ⅲ水平,使其恢复正常。

    作者:宋利华;董建辰;白庆兵;王洪庆;路考生;韩君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小儿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成为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故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干预和康复治疗,减轻伤残程度,对提高我国“人口与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许小琴;张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接收的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27%,产后抑郁率为1.82%,新生儿窘迫率为2.7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 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82%,感染发生率为0.00%,湿疹发生率为0.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P<0.05)。结论:产房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作者:高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在疝气患者中使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20例对照组与2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采取无张力补片修补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发症率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推广。

    作者:魏礼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先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75名患者列为对照组,把只患有冠心病的7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冠心病组,后把患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冠心病糖尿病组。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其中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大的差异,并且临床病死率与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相比也大幅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51例临床手术分析

    目的:分析并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102例,分别将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的差异。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压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骨肿瘤外科病房的构建与运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骨肿瘤外科病房中运用成效。方法:在要素质量指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以对骨肿瘤外科病房环节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护理效果相对薄弱环节,运用 PDCA 循环的方法持续质量改进,参考终末质量指标分析结果,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运用在骨肿瘤外科病房持续质量改进方面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

    作者:王倩;张伟玲;黄天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弹控制率、并发症率、治疗遵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小组护理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治疗遵从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