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应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3例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病痛,有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皮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5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类别和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因护士因素造成不良事件发生12例,其构成比为48%;因患者自身因素而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例,其构成比为28%;因疾病因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构成比为12%;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共造成3例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受到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业务培训等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汪慧敏;何代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后正出院的产妇432例.按分娩日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对照组只在出院时进行教育指导,出院后只接受患者咨询。观察组产妇出院后实施健康管理,由专门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家访。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项健康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婴儿的鹅口疮、湿疹、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的保健能力,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母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我院一共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2.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6.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麻昌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睑缘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接治的80例被诊断为睑缘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症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索。结果:经临床统计发现,8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49例,占61.3%,好转患者22例,占27.5%,无效患者9例,占11.2%,总有效率为88.8%。9例患者共计3例发生误诊,误诊率为3.8%。结论:睑缘炎在临床上同睑板腺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病症、体征等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病情的发展具有因果关系。
作者:浦玉娥;田贺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大剂量 ARB(缬沙坦320mg)和常规剂量 ARB(缬沙坦160mg)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临床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 Ⅲ-Ⅳ,EF<40%),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 ARB)和试验组(大剂量ARB),每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 A RB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其安全性良好,但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康复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仁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改变情况、依从性的差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依从性几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心态情绪状况的改善,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治疗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与对照组(35.00%)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治疗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艳;刘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102例,分别将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的差异。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检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压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门诊换药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病人对医护人员与创口处置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7.5%,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7.5%,实验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75.0%,实验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创口处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门诊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能使患者对创口处置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80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与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应用巩膜瓣可调缝线),每组各36例(40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以及浅前房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可调线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能够有效提升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213例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占比、糖尿病占比、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和非斑块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这一疾病没有完全明确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和血压、血脂、年龄、糖尿病关系密切,要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出现。
作者:杨晓艳;王帅;孟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肥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流行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近5年来,肥胖的四种主要干预方法做简要综述。伴随着新数据,新方法的出现对新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肥胖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作者:钱文文;辛宝;黄广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排班模式对IC U 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IC U 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护理安全,切实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使患者及医生对IC U 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显著提高。
作者:崔林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是否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颈椎病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颈椎病患者则通过整体康复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后,治疗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对其康复治疗具有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尹佳;左米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没有出现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格列美脲来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阳连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探讨。
作者:董安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