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安全管理在普外科留置导管护理中的作用

白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普外科, 留置导管, 临床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普外科留置导管护理服务中的作用表现。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16例普外科留置导管患者,分为护理组78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与导管相关合并症发生例数、表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2例合并症,发生率为2.56%,护理满意度评分(46.88±1.43)分,情况优于对照组,6例合并症,发生率15.79%,护理满意度评分(40.1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维护患者在留置导管治疗中的安全性,降低合并症发生率、优化医疗服务效率和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另60例为研究组,给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月经来潮次数与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患者行腹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会阴中侧切开术在产科的应用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会阴侧斜切开,但有时出血量多,切口疼痛明显。我院对100例产妇实行简化式会阴中侧切开,避免了上述不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3-04-2015-04我院经阴分娩的产妇100例,估计胎儿体重>3500g ,需缩短产程者或会阴条件差,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者。均为单胎头位,其中经产妇20例,其余为初产妇,以同期行会阴侧切开术100例做为对照。两组产妇在年龄、手术指征、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age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采用0.5利多卡因10~20ml行会阴部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注射。

    作者:郭秀云;吴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我院所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得到减轻,较好地保护了患者与胎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利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中,根据营养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18),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疼痛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该种干预措施值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探讨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查多家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从标本的采集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制定解决方案及投资建设意见。使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上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术后处理情况分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情况、损伤隐神经的情况。结果:2组在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损伤隐神经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3.33%,数据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后,为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极佳。

    作者:黄佳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与路径组各纳入对象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路径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尿潴留、并发症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方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评价分析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方法为依据分组,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治疗,行广泛清理术为对照组,行有限清理术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Lysholm 评分(66.65±22.31)分与对照组Lysholm 评分(65.43±12.84)分相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中关节镜下有限术和广泛清理术的作用效果相当,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都有着一定的重要作用。

    作者:曲剑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不同量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进行BAE治疗的40例不同程度的咯血患者,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40例患者BAE术后止血总有效率为92.5%,一年内复发3例:一个月内复发1例,为漏栓异常供血责任血管;后两例均在BAE术后第6个月再次咯血,1例为肿瘤病灶发展,有新的供血动脉形成导致再次咯血;1例为支扩患者肺部炎症未得到很好控制导致前次栓塞动脉明显迂曲,增粗而再次开放。以上复发三例患者均再次行栓塞术,治疗后停止咯血且未再次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及反复发作中小量咯血有效。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局部麻醉鼻甲手术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手术顺利进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 t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霞;申翠;张娟;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槟榔加工使用与毒副作用分析

    目的:解析了加工中药槟榔选取的方式、槟榔表现出来的毒副作用。探析毒副的机理,搜集资料以便提供后续探究的参照。方法:归纳了常态的加工槟榔方式,辨析毒副作用。结果:常规中药包含槟榔这类药物,制剂之中并非含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但是加工及后续使用槟榔中药却含有毒副作用。对于此,有必要慎重予以约束。

    作者:葛海波;张荣华;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起53例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统计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入院伤检分类用时、按区分流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在4分钟以内;入院伤检、按区分流均两项平均用时在3min以内;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满意度93.75%。结论: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急救过程中各环节协作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护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2,6,10,16,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和术后24h内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小时内B、C两组 VAS评分低于A 组,C组VAS评分低于B组。B、C两组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长于A组、C组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长于B组,24h内总的芬太尼用量B、C组低于 A 组,C组低于B组。结论:关节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关节腔单独注射罗哌卡因能产生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镇痛效果,且该效果与右美托咪啶的剂量有关。

    作者:张秀丽;冯继英;崔吉正;张小宝;赵志斌;霍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抗凝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抗凝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为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提供更优选择。方法:将6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标准剂量肝素组首剂给予肝素50-100U/Kg,,并且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每小时追加首剂使用的剂量,超小剂量肝素组一直持续注入肝素50-100U/Kg,低分子肝素钙组只给予首剂剂量,不追加。结果:对三组的透析器和凝血情况进行比较,在穿刺点压迫时间以及出血情况,以及透析前后APTT和TT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标准剂量组穿刺点压迫时间比其他两组时间长,在出血发生率也比其他两组高,APTT、TT也大于其他两组。结论:在面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肾衰竭透析患者,适宜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血小板减少发生频率明显降低。低分子肝素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段淑芬;马茜;郭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接收的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27%,产后抑郁率为1.82%,新生儿窘迫率为2.7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 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82%,感染发生率为0.00%,湿疹发生率为0.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P<0.05)。结论:产房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作者:高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尿毒症患者,各为32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并对比两种透析方式的应用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优于对照组的65.63%,且差异 P<0.05;其中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则 P>0.05;而β-2微球蛋白和尿素清除指数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 P<0.05。结论: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可获得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宿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 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较开颅手术治疗显著。

    作者:张小章;何震;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钱志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IL-6、BNP水平及RDW(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IL -6、BNP水平及 RDW 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预后结果,探讨血清IL -6、BNP 水平及 RDW 与之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患者和良好预后结局患者血清IL -6、BNP水平和 RDW均低于治疗后不良预后结局患者,分别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 -6、BNP水平及RDW 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负相关,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评估。

    作者:王红刚;刘金华;马宝红;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