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李莎

关键词:腹针,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不调,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另60例为研究组,给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月经来潮次数与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患者行腹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是否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颈椎病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颈椎病患者则通过整体康复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后,治疗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对其康复治疗具有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尹佳;左米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共以手术治疗重症腰间盘突出61例。结果:采用MACNAB标准,61例患者中治愈21.31%、显效52.5%、有效16.4%、无效9.8%,总有效率90.16%;末次随访,JOA 低于术前,腰痛与腿痛、腰椎前屈角度、腰椎稳定性、综合评分高于术前,末次随访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标准等级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较好,手术可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椎间盘解剖结构,但仍可能存在邻近节段退变,有部分患者难获显著疗效。

    作者:陈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手术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产妇各375例。对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情绪的稳定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使产妇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足够安全感,使产妇能舒适地渡过剖宫产手术期,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宫外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不如观察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中抽选,将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精细化护理,评估护理结束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期间不良事件4例,占比4.0%,低于13.0%的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可预防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许鸾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分析

    社区是综合性集体机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机构,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社区服务中心对日常工作以及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可以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反映。规范档案管理可以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科病人压疮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压疮是骨科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易发生于身体受压迫的骨突处,如骶尾部、脊柱、肩胛部、枕部、足后跟等处。我院骨科病人大多数是由外伤所致骨折而住院,对于下枝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等疾病因疾病本身因素或采用牵引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就成为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现将骨科病人常见压疮的形成原因及护理措施叙述如下。

    作者:蔡俐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儿童孤独症是儿童期起源的精神疾病。此病发病早,病因尚不清楚,愈后较差。通过32例的临床观察,实施改变患儿性格,加强生活能力及语言训练,以及采用行为、游戏疗法等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作者:曾赛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剖宫产中的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剖宫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高危剖宫产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A 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B组)以及缩宫素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术后2h出血量。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256.07±65.56)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明显低于 A 组的术中出血量(296.11±76.37)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 ,以及C组的术中出血量(342.55±88.99)ml、术后2h出血量(293.62±74.73)ml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术中、术后2h出血量,更好地保护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崔晓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 TBIL、ALT 降低、ALB升高更加显著(P<0.05);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佟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早期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预防药物流产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0例药物流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药物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35岁)、经期长(≥5d)、孕产次数(≥3次)、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位、孕囊直径(≥2cm )、术后禁性生活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评价分析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方法为依据分组,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治疗,行广泛清理术为对照组,行有限清理术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Lysholm 评分(66.65±22.31)分与对照组Lysholm 评分(65.43±12.84)分相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中关节镜下有限术和广泛清理术的作用效果相当,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都有着一定的重要作用。

    作者:曲剑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79例诊治与护理

    目的:对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的诊治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带状疱疹发作时锐痛及后遗痛患者加强诊治与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的胃癌手术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理性体重下降率为0%,而对照组为53.4%;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试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癌术后及时锻炼,能预防和减轻患肢水肿和麻木感觉,从而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也降低了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恢复。患者在住院期间,家属也要尽量了解护理的技能,在她们接受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展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锻炼和指导。通过研究,反复而规范的锻炼,终能取得满意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作者:韩成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咽喉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咽喉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佳,适合推广。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家庭康复支持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家庭康复支持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对患儿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技巧指导,经4个月的训练后观察其疗效,运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Gross Motor Function -88)评定量表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后GMFM 得分有比康复训练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支持能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作者:崔瑞玲;李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