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曾赛龙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 干预护理, 疗效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儿童期起源的精神疾病。此病发病早,病因尚不清楚,愈后较差。通过32例的临床观察,实施改变患儿性格,加强生活能力及语言训练,以及采用行为、游戏疗法等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神经科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科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7例神经科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和分析其临床资料来对感染的情况及构成比进行分析,并且和本院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9%,要比医院同期感染发生率(3.0%)高,具体的感染部位主要涉及到呼吸系统,比例高达69%。结论:神经科患者是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高发群体,需要做好院内感染防治措施,以便全面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问题。

    作者:徐力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种社区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两种社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市纳入国家“686”免费服药项目70人为实验组开展个案管理,另从我院2014年出院后纳入社区管理患者中选取98名作为对照组开展基础管理,将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评分、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个案管理组病人在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基础管理组(P﹤0.05)。结论:在社区对重性精神病人开展个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恢复。

    作者:禹化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肠癌患者在围术期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依努尔·阿尼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研究对高血压患者社区实施护理服务影响因素的定性

    目的:通过对影响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因素进行定性研究,以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站的2名医生、3名护士以及在本社区接受过护理服务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访谈调查的方式,找出并总结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实施的因素。结果: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实施的因素大致有三个,一个是服务方因素、二是提供方因素,三是外部环境因素。结论:通过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实施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慢性牙髓炎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细牙痛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一年后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00%和8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思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永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50例,动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效果。方法:在药品配送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强化药品知识的培训、合理排班、定岗定位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品配送过程中差错率、配送次数和时间、临床护士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药品配送中,有利于提高药品配送质量与效率,提高临床护士满意度。

    作者:李娟;马小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会阴中侧切开术在产科的应用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会阴侧斜切开,但有时出血量多,切口疼痛明显。我院对100例产妇实行简化式会阴中侧切开,避免了上述不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3-04-2015-04我院经阴分娩的产妇100例,估计胎儿体重>3500g ,需缩短产程者或会阴条件差,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者。均为单胎头位,其中经产妇20例,其余为初产妇,以同期行会阴侧切开术100例做为对照。两组产妇在年龄、手术指征、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age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采用0.5利多卡因10~20ml行会阴部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注射。

    作者:郭秀云;吴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在精神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护士共情能力培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4例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的共情分值及精神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在接受共情能力培训之后,共情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且观察组护士负责的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护士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 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较开颅手术治疗显著。

    作者:张小章;何震;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钱志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9例、重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5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为、死亡1例。结论: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关键为及时降低颅内压,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不仅可有效减压并止血,而且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伤脑组织,手术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义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可调线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80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与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应用巩膜瓣可调缝线),每组各36例(40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以及浅前房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可调线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能够有效提升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外科手术患者4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同时镇痛效果较好,差异对比均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各科室收录的50例手术患者资料;对各科室病人进行回访调查,统计50例患者对本次感染防控的满意度。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医院内部要加强感染控制例如,从医护人员、入院环境、器材使用等方面实施抗感染处理;本次全过程感染管理取得较高的满意度,满意率96%,2例因病况严重,延长抗感染处理时间后效果明显。结论:感染易造成住院患者存在病情隐患,加强抗感染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仁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在早期周围型肺癌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与传统开胸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胸管滞留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 albumin ,UmALB)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FFA 与 UmALB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静脉血、收集两组患者24小时尿,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非肾病患者 UmAL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FA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 FFA 和 UmAL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 FFA 与 UmALB水平均无相关性,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血糖与 FFA 均呈正相关(r1=0.441r2=0.433),糖尿病肾病组血糖与 UmALB呈正相关(r=0.315)。结论:FFA 在Ⅱ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均有显著变化,UmALB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但血 FFA 和 UmALB在糖尿病肾病中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显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剂量A RB 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大剂量 ARB(缬沙坦320mg)和常规剂量 ARB(缬沙坦160mg)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临床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 Ⅲ-Ⅳ,EF<40%),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 ARB)和试验组(大剂量ARB),每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 A RB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其安全性良好,但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医院收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大呼气流速绝对值(PEF)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47例,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其他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儿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雒大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