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林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肿瘤内科护士减轻压力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女性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肿瘤内科护士产生压力的因素主要为:工作负荷、工作量、时间分配、专科护理、与患者交际方面等因素。结论:肿瘤内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肿瘤内科护士应通过适宜的方式和态度来调整自已的心态及缓解各种压力;医院方面也应该加强对肿瘤内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及人性化管理,有效地减轻肿瘤内科护士的压力。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4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 =120)和观察组(n =12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8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2~3例局部轻度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继续治疗。结论: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董舒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治疗后好转人数共有20例,无效病例1例,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中治疗后好转人数共16例,无效病例5例,有效率为76.2%。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与传统治疗方案比较优势明显,应用过程中未见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医院收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大呼气流速绝对值(PEF)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47例,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其他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儿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雒大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需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 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 MAP、HR、SpO2。观察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期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 B 组的 HR 麻醉后电刺激前、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 P<0.01),B组的 MAP麻醉后电刺激前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B组明显低于 A 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接治的60例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肺动脉收缩压以及血浆BNP值得变化。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56.7%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在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降低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同时改善患者血浆BNP水平,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患者身体状况,在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后正出院的产妇432例.按分娩日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对照组只在出院时进行教育指导,出院后只接受患者咨询。观察组产妇出院后实施健康管理,由专门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家访。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项健康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婴儿的鹅口疮、湿疹、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的保健能力,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母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提高对急性腹痛的确诊率,加强内科对急性腹痛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属于内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85例,占比70.8%,属于外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24例,占比20.0%,属于妇科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9例,占比7.5%,2例患者原因不明,留待观察,占比1.7%。结论: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多而且复杂,因此医者应该高度重视急性腹痛患者,尽早查明原因,而且必须掌握专业的诊断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避免出现误诊、漏诊,为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影响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因素进行定性研究,以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站的2名医生、3名护士以及在本社区接受过护理服务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访谈调查的方式,找出并总结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实施的因素。结果: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实施的因素大致有三个,一个是服务方因素、二是提供方因素,三是外部环境因素。结论:通过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实施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成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也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均 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程献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探索,对比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2处压疮,根据不同清创方法,分为自容清创组、保守性锐器清创组以及联合清创组,每组各24处,对比三组清创方法的清创时间、压疮愈合效果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发现,在压疮愈合计分方面,三组患者在清创第7d、14d以及21d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清创组所需清创时间明显短于自容清创组与保守性锐气清创组( 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愈合时间方面,联合清创组所需时间短,自容清创组所需时间长,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清创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为理想,能够有效软化水解坏死组织,并进行逐次清除干净,从而有效确保清创操作的安全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
作者:吕福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改变情况、依从性的差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依从性几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心态情绪状况的改善,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关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措施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保健知识及疾病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79.31%,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而言,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家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16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58例患者采用平衡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情复发率3.4%,对照组病情复发率13.8%,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茂平;古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外科手术患者4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同时镇痛效果较好,差异对比均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硬膜外用药量与术中液体输入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起效更快且麻醉药物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小切口、普通手术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优势利弊。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其中采用普通切口手术患者130例,纳入普通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170例纳入小切口组。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恢复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普通组,手术时间高于普通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4.12%低于普通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普通组与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且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作者:张庆钊;田仲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应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3例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病痛,有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皮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起53例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统计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入院伤检分类用时、按区分流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在4分钟以内;入院伤检、按区分流均两项平均用时在3min以内;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满意度93.75%。结论: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急救过程中各环节协作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护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