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许莉萍

关键词:剂量,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63.2%,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较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我院所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得到减轻,较好地保护了患者与胎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利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干预方式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8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含量以及钙磷乘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等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头孢他啶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表现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头孢他啶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印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探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给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项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早期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63.2%,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较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许莉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时间稍长,但是能够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飞;侯广军;张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药并用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加味四物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患者43例,确定疗效判断标准,采用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共治疗43例,长治疗7个疗程,短治疗5天,结果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37%。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加味四物汤的方法对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臧婷;王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单纯抗凝与溶栓加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单纯抗凝治疗风险较低。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培菲康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索培菲康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效果确切。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带线锚钉修复在恢复足踝关节稳定性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带线锚钉修复在恢复足踝关节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接治的30例足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带线锚钉修复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足踝关节稳定性变化状况,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 AOFAS 评分测定,治疗后30例患者中共计17例评分为优,占56.7%,12例评分为良,占比40%,总的评分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带线锚钉修复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足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病情,使之趋于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我院老年科250例住院治疗合并HAP感染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病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密集分布、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住院天数、长期卧床、有创管道的长期留置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与 HAP感染有密切关系。结论: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感染 HAP的风险高,应从加强院感控制和患者管理两方面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降低 HAP发生率。

    作者:余伟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临床分期均为Ⅱb 以上,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中医临床症候及肿瘤实体变化、病理变化及治疗转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00例患者中,中医症候缓解总有效率为93.0%;宫颈癌实体消退总有效率为81.0%;病理切片显示:宫颈癌细胞在不同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在治疗后48小时开始明显,随时间的延长坏死越明显。上述100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斑,后经相应治疗完全消失;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腹及腰髓疼痛,后经注射哌替啶治疗后均缓解;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艳艳;陈静;张军;李迎花;杜丹;赵慧;侯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康复率85.45%,相比于对照组60.00%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疹10.91%,失眠14.55%、胃肠道反应18.18%相比于对照组625.45%、36.36%、43.64%有所提高,P<0.05。结论:以莫西沙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后,明显提高了疾病的康复率,降低了不良反应。

    作者:宋丽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后正出院的产妇432例.按分娩日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对照组只在出院时进行教育指导,出院后只接受患者咨询。观察组产妇出院后实施健康管理,由专门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家访。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项健康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婴儿的鹅口疮、湿疹、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的保健能力,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母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减少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少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7.14%。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复发次数,降低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绍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局部麻醉鼻甲手术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麻醉鼻甲手术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手术顺利进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的护理

    目的: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康复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仁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49例,正常组患者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25、36和36例,比例分别为51.0%、73.5%和73.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33(67.3%)、29(59.2%)、54(110.2%)、9(18.4%)、17(34.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荣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