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综合评估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骨折病人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评估在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3年间我院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发生趋势,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将在我院出生的先天畸形病例69例作为观察组,在同期我院分娩正常的新生儿中按照相同条件随机抽出69例作为对照.调查相关因素与先天畸形的相关性.结果:院先天畸形总发生率为11.5‰,新生儿先天畸形与孕妇年龄(x2=4.12,P=0.042,OR=2.6)、孕妇孕产次数(x2=4.75,P=0.031,OR=1.6)、孕期合并症(x2=10.25,P<0.01,OR=3.4)、孕期服药史(x2=4.49,P=0.034,OR=2.2)、吸烟危害(x2=5.26,P=0.018,OR=1.7)有显著相关,P<0.05.
作者:向世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肿瘤内科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1%、护理事故发生率为6%,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而对照组这三项指标发生率分别为19%、10%、18%,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的患者加强护理能够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降低了护理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大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ICU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ICU护理资料,来探讨目前我国的ICU护理技能体系现阶段基本情况,提出提高ICU护理的措施.结果:我院的ICU护理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先进的水平,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去完善.结论:提高ICU护理水平是我院提高重症患者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者:崔林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孕妇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增加的调查,探讨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入的孕妇150名,按照孕妇体重指教的不同将她们分为三组,然后再按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的不同将她们分为三组,分别记录孕妇的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增加的数据,统计教据得出结果.结果:三组结果差异显著,第三组的孕妇得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高,第三组的孕妇剖宫产的概率高,第三组子痛前期的发生概率也是高.C组孕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A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C组孕妇的生巨大儿的发生率高.结论:孕妇体重过高以及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会对母儿妊娠结局造成不好的影响.
作者:高淑红;李海涛;郑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接受脊椎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后寒战症状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脊椎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寒战;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寒战.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后出现寒战症状的人数略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寒战程度略优于对照组(P>0.05);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接受脊椎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后寒战症状进行预防,不仅仅不会影响寒战控制效果,还能够在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陈庆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眼周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发生眼周并发症持续时间和治疗方法.结果:20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术后发生眼周并发症,眼周并发症发生率占3%,其中3例临床表现出视力模式,占50%;1例表现出轻度眼睑瘀斑或水肿,占16.7%;1例表现出青瘀斑合并眼睑水肿,占16.7%;1例表现出轻度眼睑瘀斑合并水肿,占16.7%.6例眼周并发症患者均自行恢复,没有遗留后遗症.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受耳前切口、静脉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眶隔蜂窝组织炎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眼周并发症,而视力模糊与患者体位摆放、术中患者眼部损伤、麻醉应用抗胆碱类药物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军;张志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诱发小儿腹泻的临床致病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对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经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小儿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喂养不当,感染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等.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在对因治疗基础上,口服思密达,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口服乳酶生等传统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正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耳鼻喉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方式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微波治疗方式的耳鼻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这些患者具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150例患者中,有139例痊愈,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失败,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0%.结论:对耳鼻喉患者来说,微波治疗属于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衰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衰病患者以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划分成中医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症状积分(1.25±0.37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92.31±2.04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比较好,组间各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在心衰病临床治疗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可使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且更为规范,有效改善病人症状和提高满意度,适用性强.
作者:蒋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已被医学界认为是回溯医疗不良事件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分析1例产科病例,讲述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执行步骤,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错误重复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任杰;曹茜;卢诚震;李学刚;蒋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医学生的队伍愈加庞大,他们是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储备军.医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的医疗局势和医患关系.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接收并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压缩椎体高度及椎体Cobb角均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介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具有60.0% (18/30)的依从性,观察组具有93.3%(28/30)的依从性;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其治疗依从性得以明显提升,有效地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勋翠;史大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对比分析,分成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P<0.05;对患者实行随访过程中发现,研究组经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还有3个月出现的复发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且后两个月的复发率对比下,二者组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出现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朱华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月经不调接受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月经不调共68例,抽签分组.西医治疗者34例,设对照组;其余进观察组,共34例,给予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月经不调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佳,可予以推广.
作者:刘水清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疗效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94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急诊抢救方案(对照组,n=47)与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n=47)的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74%,78.72%,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临床综合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哮喘疾病应用效果比较好,在临床中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作者:曾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期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患者7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9)及磷酸肌酸钠组(n=42),其中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内径大小,观察两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左室内径大小无统计学差异(t=-0.216,p=0.829),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高(t=4.963,p=0.000).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龚福汉;肖小强;王学胜;张学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肠梗阻患者,依据患者病情的差异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合适的术式及手术时机.
作者:张举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静吸复合全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80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手术效果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以及气腹前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静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组件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静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的全麻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