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强
目的:通过接种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免疫效果.方法:将分娩孕妇随机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其中阴性组随机分为两组,新生儿分别接种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和5μg乙肝疫苗.阳性组新生儿接种均接种5u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阳性组分娩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接种疫苗后阻断效果,同时比较阴性组不同疫苗接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结果:阴性组新生儿两组接种后比较:接种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抗-HBs产生率稍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新生儿,但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接种22例中有2例未达到阻断效果.结论:HbsAg阴性母亲新生儿,仍可推行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接种方法;而对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5u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方法也可以明显降低乙肝的感染率,可达到一定的阻断效果.
作者:龙胜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双镜联合组和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出血、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治愈率、结石残留率、围术期并发症率.结果:双镜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开腹组,结石残留率、围术期并发症率低于开腹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时、出血、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确切,创伤更轻,治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行CT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所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冠脉CAT检查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图像的质量,并帮助患者更快的完成检查.
作者:白现花;张俊霞;刘娜;尹兰英;张秀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肾病病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体型较胖、腹部脂肪多、腹腔面积大引发票管,手术复位再次票管后被迫拔管改为血透;另外1例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未坚持规律腹膜透析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置管、透析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医务人员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对患者心理适应的仔细观察并进行心理教育可帮助患者调整较好的心态,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娜;王小平;胡海燕;李芫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8.7±20.6)ml、(116.7±24.8)min、(9.8±2.7)d,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7.6±14.8)ml、(84.6±16.7)min、(6.1±1.9)d,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5%高于观察组复发率为2%,组间比较(x2=4.095,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太江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剖宫产术麻醉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行剖宫产的产妇共7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腰麻,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的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效果良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影响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原因和相关的护理政策.方法:利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来评判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依据1∶1的比例来随机的选择在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结果:影响107例的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原因:环境因素有20例,生理病理因素有30例,社会心理因素有57例.讨论:影响肿瘤内科病患的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可通过实施积极的症状护理、正确的使用镇静药物、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形成一个良好睡眠环境,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0年12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胃瘫,本例患者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灸治疗的方法,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住院44d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3月,呈暗红色,肛门指检:距肛7cm可及肿块.拟“直肠肿瘤”收住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肠鸣音3次/min.肿瘤标志物正常;粪便常规示:隐血试验+;螺旋CT增强扫描示:直肠中上段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占位,考虑直肠癌浸润浆膜层;肠镜检查:直肠肿瘤结肠息肉;肠镜病理报告:(升结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
作者:曾颖;王飞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106例临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只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情均有改变,但观察组肿瘤患者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发现其疗效显著,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AFLP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70%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20%因产检提示肝功能异常入院,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实验室与相关辅助检查异常情况;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d内尽早做出临床诊断,并给予综合治疗与终止妊娠处理,10例孕妇均好转出院,1例死胎,3例后出血情况,1例肾功能衰竭,1例胎盘早剥,经抢救后全部生存.1例死胎,2例新生儿窒息.结论:尽早确诊、及时终止妊娠、综合治疗是有效改善AFLP患者与新生儿预后的重点所在.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肥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高,学生肥胖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1],也是引起成人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大大增加社会负担.为了解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特点,本课题组共系统检查了247例中小学生的物理检查指标和肺功能,发现许多超重/肥胖学生存在肺功能异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晓青;陈潮;崔天伟;陈平;齐茵琳;王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虽然随着环境与社会不断地出现变化,人类的病谱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当前对于人类的生命质量与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的疾病类型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然而,近年以来,传染病的患病率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仍然需要对其投以应有的注意.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在手足口并对防控之中应用健康管理的理念,对其应用的优点与重点进行分析,达到对手足口病进行有效防控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患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宋群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已被医学界认为是回溯医疗不良事件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分析1例产科病例,讲述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执行步骤,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错误重复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任杰;曹茜;卢诚震;李学刚;蒋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正确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医护患沟通这一基本概念和医护患沟通的目的;接着,简述了医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影响医护患沟通的因素和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的方法;后,总结了采取了文中所述沟通方法.
作者:赵加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原因.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30例患者12小时多导睡眠监测,观察记录监测过程中导线有无脱落、连接有无断开,信号是否良好等情况.结果:因技术、患者自身、仪器等影响,造成共计6例患者监测失败,失败率为20%.结论: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技术因素以及仪器因素的影响,临床监测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开展口腔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归纳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量、口干、口臭等情况得到了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护理可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腔菌落数,缓解口腔症状,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风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具体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失眠患者共86例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3)与针灸治疗(观察组,n=43)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79.07%,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PSQI评分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临床上对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针对性高,易于激发经气,达到平衡阴阳的效果,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和普及针灸治疗方案.
作者:黄月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就诊的42例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5±6.7)min、术中出血量(356.3±17.6)ml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95.1±3.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4例,对照组并发症6例.结论:采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头坏死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熊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药学监护点和监护方法.方法:对肝硬化患者所用药物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发现治疗上的矛盾,以此作为切入点,协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进行用药监护.结果: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得到了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莫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纳入至两组当中.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在24h平均出血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