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观察

王志强

关键词:剖宫产术,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复合麻醉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剖宫产术麻醉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行剖宫产的产妇共7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腰麻,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的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效果良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中风偏瘫患者43例接受针灸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改善偏瘫情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中风偏瘫患者43例接受针灸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改善偏瘫情况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中风偏瘫出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结论:对于中风偏瘫的患者,应当积极采取针灸配合手法推拿治疗,此方法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6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得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切口疼痛感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要轻,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2%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3.8%,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更易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2.0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唐世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孙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

    目的:浅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方法:对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选择其中的核心期刊给予综述;结果: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果比较理想,然而却存在较大的用药风险和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患者的用药健康教育,能让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让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用药安全性提升.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3例诊治经验与教训分析

    目的:探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诊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诊治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定量、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要及时有效的去除诱发病因,采取有效止血,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可以较好的保留子宫,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欣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和骨质疏松对冠心病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机率明显高于男性和非骨质疏松患者,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和骨质疏松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冠心病患病机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医师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密切注意影响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哈迪娜·热马赞;玛依拉·肖开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均为单眼),根据治疗方法分成2组,即单一组(n=40)、联合组(n=40).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一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6-1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结膜充血率为62.5%,相较于单一组患者的17.5%、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中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可以显著缩短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结膜充血率与复发率.

    作者:刘冲丽;吕石头;汤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士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方法与自我保护

    根据多年护理精神病患者的经验,分析了该类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以及护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提高护理效果的对策.对策着重两个方面:护理过程中的沟通和自我防护.通过提高防护意识减少意外伤害事件,通过更好的沟通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使患者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叶重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现状.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一代、青霉素类和头孢二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不是很合理,其使用率达到了94.6%,联合抗菌药使用率是44.3%.使用抗菌药的指征不明确、用法用量不当、种类选择不当、联合使用药物不当.结论:抗菌药物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方面存在使用率和联合使用率偏高、规格偏高、时间偏长等不合理的情况,因此,临床上应加强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监督,以减少抗茵药物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滥用现象.

    作者:蒋乾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肠梗阻患者,依据患者病情的差异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合适的术式及手术时机.

    作者:张举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的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疗效优良,患者满意程度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首诊误漏诊肺栓塞病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首诊误漏诊肺栓塞病例的发病特点,判断首诊误漏诊的原因,减少误漏诊发生的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首诊误漏诊40例肺栓塞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这40例肺栓塞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心跳过快、干咳、胸部疼痛、有湿罗音.除肺栓塞还伴有的疾病有深静脉血栓于下肢、支气管炎,肺栓塞临床首诊判断的正确率只占76%.结论:肺栓塞在常规诊断办法中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所以导致首诊误漏诊的例数则更多.为此医学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科室门诊和住院医师关于肺栓塞知识教育,开展讲座,不断总结病例,才能尽可能做到准确对肺栓塞的诊断.

    作者:刘育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基层医院综合护理的全科护理意识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的全科护理意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56/60),出现护患纠纷率为3.3%(2/6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3%(47/60),出现护患纠纷率为11.7%(7/6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采用全科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法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所降低,但是护理组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满意程度方面,常规的满意率为69.64%;护理组满意率为94.64%.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态度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筑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损伤的原因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损伤的原因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4年2月收住ICUI50例危重症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出现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ICU危重症患者皮肤的观察,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预防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

    作者:刘莹;孙卫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愈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虞良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析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治疗仪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8月行PICC置管患者79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3月行PICC置管患者85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PICC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收集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提出相关预防对策,提前采取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并比较前后2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产科加护病房联合ICU抢救危急重症孕产妇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产科加护病房联合ICU抢救危急重症孕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选择妇产科抢救的危急重症孕产妇共128例,并时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产科加护病房孕产妇转入ICU的主要原因有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心衰以及合并颅脑损伤等;(2)所有孕产妇中有89例进行剖宫产,占比69.53%,有39例进行自然分娩,占比30.47%;(3)共131例围产儿中有15例死亡,围产儿死亡率是11.45%.结论:对于危急重症孕产妇选择产科加护病房联合ICU抢救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