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娜·热马赞;玛依拉·肖开提
目的: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就诊的42例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5±6.7)min、术中出血量(356.3±17.6)ml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95.1±3.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4例,对照组并发症6例.结论:采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头坏死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熊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脑梗患者的生活率.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吞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按照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64例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经过护理后,痊愈30例(46.9%),好转22例(34.4%),无效12例(18.8%).结论:脑梗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吞咽障碍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脑梗患者的吞咽功能,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徐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衰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衰病患者以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划分成中医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症状积分(1.25±0.37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92.31±2.04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比较好,组间各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在心衰病临床治疗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可使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且更为规范,有效改善病人症状和提高满意度,适用性强.
作者:蒋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接种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免疫效果.方法:将分娩孕妇随机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其中阴性组随机分为两组,新生儿分别接种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和5μg乙肝疫苗.阳性组新生儿接种均接种5u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阳性组分娩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接种疫苗后阻断效果,同时比较阴性组不同疫苗接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结果:阴性组新生儿两组接种后比较:接种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抗-HBs产生率稍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新生儿,但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接种22例中有2例未达到阻断效果.结论:HbsAg阴性母亲新生儿,仍可推行5ug乙肝疫苗联合100IU乙肝免球蛋白接种方法;而对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5u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方法也可以明显降低乙肝的感染率,可达到一定的阻断效果.
作者:龙胜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纳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2组,(B)组和(A)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A)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创伤,操作简单,对胃肠影响小,不良事件少,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康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应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6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命名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统计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4.12%,对比组的家属满意度为73.53%,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理念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症状消失快,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甘永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8.7±20.6)ml、(116.7±24.8)min、(9.8±2.7)d,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7.6±14.8)ml、(84.6±16.7)min、(6.1±1.9)d,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5%高于观察组复发率为2%,组间比较(x2=4.095,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太江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和传统整复手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7.10%,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上,两组均较复位前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得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切口疼痛感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要轻,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2%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3.8%,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更易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脑出血的患者,在脑出血手术后发现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肢体护理、应用溶栓药物期间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治疗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患肢的肿胀情况消失,经过彩超检查后能够得出患者的下肢静脉变得通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6.7±2.4d.结论:精心的预防性护理与护理观察能够有效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就需要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作者:温腊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肺放疗治疗双肺多发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双肺多发转移癌患者19例,均给予全肺放疗或全肺放疗+局部小野补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放疗结束后1月评价疗效,CR15.8%,PR57.9%,有效率(CR+PR)73.7%;骨髓抑制:Ⅰ度47.3%(9/19);Ⅱ度15.7%(3/19);Ⅲ度0;Ⅳ度0.急性放射性肺炎:Ⅰ级21%(4/19);Ⅱ级10.5%(2/19);Ⅲ级5.2%(1/19);Ⅳ级0(0/19).结论:全肺放疗+局部小野补量可用于双肺转移癌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雪娟;张文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秋季腹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及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体征消失时间及总有效概率.结果:观察组的体征消失时间及总有效概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秋季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于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失眠原因以及健康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新疆某院收治的15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56例患者的失眠情况、失眠原因、健康干预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健康干预后,49例患者仍患有失眠症,失眠率为31.41%.干预前后的失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其他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所占比例大,为40.38%.结论:临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症进行治疗,需要分析其失眠原因,并且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失眠率,改善睡眠状态,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石芳;李洪全;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具体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失眠患者共86例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3)与针灸治疗(观察组,n=43)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79.07%,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PSQI评分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临床上对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针对性高,易于激发经气,达到平衡阴阳的效果,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和普及针灸治疗方案.
作者:黄月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运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咳嗽消退以及退热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起效快、疗效确切,还能促进患儿更快更好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邓蓉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本次200例患者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中挑选,按随机抽样法分成不同护理组:常规组患者行神经内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则行神经内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干预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提高总体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重点探索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9.0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67%,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值得推荐.
作者:贺志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肾功能状况、血压水平以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尿素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舒张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给予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并能起到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陈红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早期产后访视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阻碍母乳喂养的问题,同时进行正确指导及干预.方法:制定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实行产后早期访视.结果: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能有效帮助产妇平衡膳食,进一步了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建立自信心,坚持母乳喂养.结论:延长了母乳喂养时间,促进了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治疗仪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