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特点分析

戴晓青;陈潮;崔天伟;陈平;齐茵琳;王军伟

关键词:肺功能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肥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高,学生肥胖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1],也是引起成人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大大增加社会负担.为了解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特点,本课题组共系统检查了247例中小学生的物理检查指标和肺功能,发现许多超重/肥胖学生存在肺功能异常,现报道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在治疗后患者的转住成功率和转位失败率,并对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本次实验中,转位成功的产妇有50例,占83.33%,转位成功后的产妇均成功分娩;转位失败的产妇有10例,占16.67%.转位失败的产妇中,6例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3例产妇采用产钳助产,还有1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来分娩.本组6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一共有11例,占18.3%.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来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升了胎头转位的成功率,并且控制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吡肟治疗老人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吡肟治疗老人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人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随学随机法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和头孢吡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头孢吡肟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吡肟用于治疗老人支气管肺炎均可获得比较满意度效果,头孢吡肟药物副作用小,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但价格相对左氧氟沙星较高,所以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具体用药.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特点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肥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高,学生肥胖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1],也是引起成人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大大增加社会负担.为了解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特点,本课题组共系统检查了247例中小学生的物理检查指标和肺功能,发现许多超重/肥胖学生存在肺功能异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晓青;陈潮;崔天伟;陈平;齐茵琳;王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苍梧县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苍梧县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为制定中小学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对苍梧县6所中小学生12564名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中小学生的体型、体重、营养、视力、口腔以及其它疾病状况.结果:中小学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人数高于女生,营养不良人数低于女生,小学男女生比较和中学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男生近视人数比例、龋齿人数比例低于中小学女生,沙眼人数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近视人数和沙眼人数比例低于中学生,龋齿人数比例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4年苍梧县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检出率比较高,提示应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次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儿192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儿192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儿科门诊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发生的门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我院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门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显著减少.结论:只有确保门诊输液室工作人员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控制给药,掌握用药方法,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才能够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以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

    作者:郑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医院神经内科护理的特点,分析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对策并加以应用,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不足、技术水平欠缺、工作强度大、处于长期应激状态.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用人性化管理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激励其努力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可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郎品艳;吴有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本活血汤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实践分析

    目的:对益本活血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84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后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本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的27例,病情缓解的14例,评价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病情控制的16例,病情缓解的15例,评价有效率为73.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本活血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杨红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原因研究

    目的:探索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原因.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30例患者12小时多导睡眠监测,观察记录监测过程中导线有无脱落、连接有无断开,信号是否良好等情况.结果:因技术、患者自身、仪器等影响,造成共计6例患者监测失败,失败率为20%.结论: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技术因素以及仪器因素的影响,临床监测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黄叶总苷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肾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效果,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的临床效果显著于单纯服用坎地沙坦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勤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病例男孩,1岁,主因”发热2天,持续高热8小时伴皮疹”入院.查体:体温39℃,全身皮肤均可见散在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以颜面部及头颈部明显,颈部可及散在肿大淋巴结,大约蚕豆大小,质软,与围皮肤无粘连,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率150次/分,腹软,肝肋下2 cm触及,手足发凉,CRT4秒.入院前1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8×10 9/l,红细胞3.62 X 10 12/1.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98×10 9/L.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8×10 9/1,红细胞1.62 X 10 12/1.血红蛋白55 g/L,血小板40×10/L,网织红细胞0.86%.生化:总蛋白49.5 g/L,白蛋白29.6 g/L,谷草转氨酶60 IU/L,甘油三酯2.25mmol/L,乳酸脱氢酶895 U/L,羟丁酸脱氢酶738 IU/I.

    作者:田瑞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对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具体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失眠患者共86例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3)与针灸治疗(观察组,n=43)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79.07%,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PSQI评分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临床上对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针对性高,易于激发经气,达到平衡阴阳的效果,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和普及针灸治疗方案.

    作者:黄月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扩征合并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实验组BA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BAL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齐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和传统整复手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7.10%,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上,两组均较复位前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意识

    目的:研究分析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意识情况.方法:选取本乡镇农户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上述1000例已婚育龄妇女.结果:15~35岁的患者全年住院明显高于36~50岁的患者,两者差异显著,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国农村育龄妇女对乳腺癌以及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强烈,需要促使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服务实现有效化.

    作者:唐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方法对肠胃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肝胆病患,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下的病患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下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2(63.1%)显然要低于观察组的17(94.4%)差异比较明显X2=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病患实施外科手术后对其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有助于病患肠胃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陈军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较对照组的77.1%显著调高(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梅罗综合征一例

    1病历资料男,22岁.因“反复面部麻木伴口眼歪斜8月余”于2015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11月初因左侧面部麻木伴口眼歪斜在当地市医院诊断“左侧面神经炎”,治疗半月余,病情恢复.2015年3月底病情复发,在当地治疗20天无效,于2015年4月17日首次人院.查体:除左侧面神经麻痹,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余无阳性体征.常规化验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诊断面神经炎(左侧),慢性扁桃体炎,给予口服甲钴铵、维生素B1营养神经,口服华佗再造丸活血化瘀,并配合针灸理疗治疗一月,病情基本恢复.

    作者:王春玲;何兴;梅闫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48例肝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肝癌48例,对患者实施放疗,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采取处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肝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恶心18例,腹泻11例,血小板减少10例,胆红素和肝酶升高9例.通过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应对处理措施,48例患者中,显效28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肝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恶心、血小板减少、胆红素和肝酶升高等,通过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应对措施,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4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有4例患者痊愈,所占比例为16.7%,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5.8%,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均较优,对照组评分为(2.2±0.4)级,研究组评分为(1.2±0.2)级,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灸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对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

    目的:研究心胸外科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对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的心胸外科的护士40名,并按照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年限对其分级,制定各个级别的培训目标,并根据分层培训护士专业理论、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等,并对培训的结果定期进行考核.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得到了提高,各个级别的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显著提高,同时护理质量也得到提高.结论:对心胸外科护士进行分层培训能够加快护士适应现代护理的工作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季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