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颖;周丹;王珍珍
以传统灌输医学知识为主的危急重症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医疗环境的转变,重视和改进带教方式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本文结合临床带教经验,从入科教育、模拟教学法、经典病案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等诸多方法着手,强调中医特色,对中医危急重症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临床实习医师的应急和处理能力的目的.
作者:徐娟;徐霜俐;汤美艳;夏建文;胡蓉花;郑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淑红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清阳不升”是该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经筋理论,提出了以“柔筋通经,升阳止晕”为主要原则的针刺治疗方法,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经穴风池、完骨、天柱、上星、百会配合颈部足太阳经经筋排刺的针刺方法,收效颇佳.
作者:岳凤昱;高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镜黏膜像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分析IL-8、IL-10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I、肠镜下黏膜改变、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L-8和IL-10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振斌;方晓华;刘先勇;邱伟;徐致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循经走罐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单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循经走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5%,对照组为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肥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量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循经走罐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博;吴松;谢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用天王补心汤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1组为90.0%,对照2组为87.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较单纯西药或中药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亚琴;吴艳华;江善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妊娠模型,探讨左归复方对2型糖尿病妊娠大鼠模型胰腺组织CD4、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采用电化学法对各组大鼠按照血糖水平排序,随机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达美康组、模型组,2∶1雌雄比例合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妊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妊娠第0.5天开始对以上5组分别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低剂量左归复方、高剂量左归复方、达美康混悬液、蒸馏水灌胃21d,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CD4、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CD4水平显著升高,TGF-β3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胰腺CD4水平显著降低,达美康组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低剂量组较达美康组CD4、TGFβ1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归复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CD4、TGF-β1蛋白的表达.
作者:彭胡战;刘慧萍;喻嵘;张国民;蒋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雌激素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对照组为7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SH、E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E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曾艺文;刘耀岽;覃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给予口服低剂量氨甲环酸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2组均外用医学护肤品薇诺娜熊果苷美白保湿精华乳.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陶璇;蔡志强;荣光辉;张琳玲;席建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吴深涛教授从阴火论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吴教授认为该病病理基础为阴火、浊毒,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内伤,脾气亏虚,升降失常,而致阴火内生,壮火食气,反壅滞中焦,酿生浊毒,脉络受损,兼感外邪,发而为痹,故以甘温益气,升阳泻火,兼化瘀浊为治疗原则.临证用药重用黄芪以甘温益气,巧用升散以升阳泻火,善用虫药以蠲除顽痹,恒用血药以补血行血,妙用辛热以温经止痛,喜用藤药以通络止痛.
作者:李凌香;吴深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尤昭玲教授诊治子宫切口假腔伴经期延长的经验.尤教授认为气虚不固、瘀热互结为基本病机,剖宫手术金刃损伤胞宫胞脉为主要病因,禀赋不足为基本病因,临床治疗以行经期益气止血、清热解毒,经后期益气固涩、清热解毒分期诊治.
作者:陶蔚娟;丁青;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经生化、内镜等检查排除可解释的器质性疾病,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四大症状为主,伴随恶心、暖气、反酸等次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据报道FD的全球患病率为11.5%~14.5%[1],而我国为18.92%~23.29% [2-3].
作者:周芝根;杨茜芸;刘灿;何晓婷;陈乐;李艳玲;刘迈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肺复康方维持治疗对中晚期肺鳞癌(SQCLC)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线化疗后进入维持治疗的60例SQCLC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佳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配合肺复康方治疗,对照组配合西药多西他赛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在延长OS、MST,提高0.5、1.0、1.5、2.0年生存率方面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13.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延长PFS、维持KPS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康方维持治疗是一种毒副作用小、经济适用的替代单药化疗和靶向维持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好方法.
作者:章慧;沈慧云;吴依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茱萸汤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原方由吴茱萸二升、黄芩二两、人参二两、半夏一升、桂心三两、白芍三两、生姜一斤、大枣二十枚、炙甘草二两组成,多用于厥阴与太阳合病,具有温经下气、逐风解表、除湿止痛之功.笔者发现此方可以治疗男科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康恒;许瑶;武昌学;张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改变的以上腹胀、早饱、暖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该病特点表现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占消化内科门诊的30% ~40%[2],归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范畴,中医药对于FD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且因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更能为患者接受.周正华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工作20年余,临证用药,每起沉疴,治验丰富.周教授认为FD病位在脾胃,病机以脾虚为主,日久可气滞、可气陷、可兼湿、可生痰,亦可化水,故治疗当以健脾为本,辨证施治.现将其临证验案2则介绍如下.
作者:宋青超;周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激素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激素水平.
作者:蔡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缪刺法早出自《黄帝内经》,但书中只提及了“上下异治”和“左右异治”,未有明确提及“前后异治”,牟洪林教授基于经典,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将缪刺法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的观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冬梨;牟洪林;邬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张耀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阐述汗证的辨证论治先分虚实,虚分为阳气虚和阴血虚,实有表实里实之别,表实多暑热、风热,里实有气郁、痰热、血瘀、积食、腑实等.其次强调辨部位,有头汗、胸背汗、腋汗、下身汗的区别,根据经络理论辨别不同部位辨证用药.并指出实证汗出不能忽视气机郁闭的基本病机.
作者:焦丽艳;张耀;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中立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中立位、旋前位、旋后位外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愈合及前臂旋转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中立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攀前;廖怀章;李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门九章教授为山西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载,临证擅长辨治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选取其治疗血液病的典型病例2则,从病因病机、辨证遣方等方面介绍门教授治疗特色,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使中医药更好地造福血液病患者.
作者:肖来玉;张炜宁;吴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PH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肝复方治疗PHC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92只ICR小鼠中取32只,随机分为正常1组与模型1组,每组16只,观察PHC小鼠造模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另60只随机分为正常2组、模型2组、益生菌组、肝复方组,每组15只.肝复方组给予肝复方灌胃,剂量为15.6mg/(kg·d),模型2组、正常2组分别给予等量无菌水灌胃,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VSL#3灌胃,剂量为6mg/(kg·d).每天灌胃1次,灌胃剂量均为临床等效剂量,连续用药14d.观察肝复方对PH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PHC小鼠造模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多于造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2组比较,肝复方组、益生菌组所研究肠道菌群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肠道细菌及益生菌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正常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模型小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衡情况,肝复方能有效调节紊乱的PHC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
作者:刘珍;邓天好;尹抗抗;谭达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