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深涛从阴火论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李凌香;吴深涛

关键词:糖尿病, 并发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吴深涛
摘要:介绍吴深涛教授从阴火论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吴教授认为该病病理基础为阴火、浊毒,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内伤,脾气亏虚,升降失常,而致阴火内生,壮火食气,反壅滞中焦,酿生浊毒,脉络受损,兼感外邪,发而为痹,故以甘温益气,升阳泻火,兼化瘀浊为治疗原则.临证用药重用黄芪以甘温益气,巧用升散以升阳泻火,善用虫药以蠲除顽痹,恒用血药以补血行血,妙用辛热以温经止痛,喜用藤药以通络止痛.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ck type,CSN),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颈椎综合征等,系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小关节紊乱,压迫或刺激颈脊髓、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颈肌、斜方肌常受累,多见颈、肩、背部疼痛,严重时可见颈屈、旋转受限.

    作者:刘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人胎盘片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比较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2组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配合人胎盘片治疗刮宫术后子宫内膜薄的效果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效果相当.

    作者:黄镇乐;常瑞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防治IgA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袢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反复发作的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系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4],亦为我国常见慢性肾脏病类型,目前约占我国肾小球疾病发病率的20% ~30%.

    作者:李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火针点刺对稳定期白癜风血清IFN-γ、IL-17、IL-23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IFN-y、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308nm准分子光照治疗,每周1次.治疗12周后分别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17、IL-2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3.3%,对照组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外周血中IL-17、IL-23水平无明显变化,2组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17、IL-23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点刺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17、IL-23水平,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陈宝清;钱方;杨玉峰;赖旻;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镜黏膜像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分析IL-8、IL-10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I、肠镜下黏膜改变、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L-8和IL-10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振斌;方晓华;刘先勇;邱伟;徐致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谭新华治疗外科后遗症验案举隅

    谭新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来,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深谙病因病机,活用“外之症实根于内”“杂病治肝”“久病治肾”“久病治血”等理论,对于某些外科疑难后遗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后遗症的发生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有时甚至具有反复性、危急性的特点.

    作者: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脾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参术肠炎清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对照组为6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拳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祛风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风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祛风稳斑汤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9%、7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DL-C、TG、硝酸甘油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晓艳;冯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芩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汤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组以TNBS诱导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肠,奥沙拉嗪组予5%奥沙拉嗪混悬液灌肠,复方芩柏汤组予6%复方芩柏汤灌肠.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损伤情况及增殖细胞指数(L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可使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大鼠LI水平明显增高(P<0.01);复方芩柏汤组与奥沙拉嗪组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L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汤对UC大鼠进行灌肠有利于肠上皮细胞增殖,使肠黏膜屏障修复,增强肠黏膜屏障防御能力.

    作者:肖超;王真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竹叶青蛇伤患者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膳食指导.观察2组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住院金额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1.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天数、住院金额、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竹叶青蛇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吴艳;徐翠钦;陈美英;文丹;郑剑珍;何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左归复方对2型糖尿病妊娠大鼠胰腺CD4、TGF-β1的影响

    目的: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妊娠模型,探讨左归复方对2型糖尿病妊娠大鼠模型胰腺组织CD4、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采用电化学法对各组大鼠按照血糖水平排序,随机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达美康组、模型组,2∶1雌雄比例合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妊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妊娠第0.5天开始对以上5组分别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低剂量左归复方、高剂量左归复方、达美康混悬液、蒸馏水灌胃21d,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CD4、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CD4水平显著升高,TGF-β3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胰腺CD4水平显著降低,达美康组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低剂量组较达美康组CD4、TGFβ1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归复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CD4、TGF-β1蛋白的表达.

    作者:彭胡战;刘慧萍;喻嵘;张国民;蒋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自血疗法治疗对比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以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采用Jadad量表评分,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血疗法组的疗效高于单纯西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高于西药治疗,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和高质量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刘未艾;康乐蔷薇;刘秋佳;陈建宏;康桂峰;岳增辉;贺新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40例总结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激素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激素水平.

    作者:蔡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髂腰韧带损伤概况

    髂腰韧带损伤在临床较为多见,多为慢性损伤,是造成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因其病位深在,临床症状与骶髂关节错位损伤、腰背筋膜损伤相似,常致诊断不明而混淆.临床上关于针刺、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中药单法或联合应用治疗髂腰韧带损伤的报道很多,均取得满意疗效.现笔者将中医药治疗髂腰韧带损伤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成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痛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肌耗氧量、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苏晓茵;何志良;罗胜;孙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病症.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率高,约占90% ~ 96%[1].

    作者:梁东悦;周学龙;谢利双;王占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1].PHN的病程较长,顽固难愈,且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感,多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带状疱疹患者中大概有10%会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的发病率可达50% ~75%[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来临,将会有越来越多人被PHN所闲扰.

    作者:冯玉山;范郁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五脏阳虚与老年性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亦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近期记忆力障碍为首要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病变,好发于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病趋势也增高[1],临床主要以记忆力衰退、意识障碍、人格改变、抽象思维能力下降、活动不利、反应迟钝,并可伴失语、流涎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作者:邓燕;吴林;陈炜;陈红霞;杨惠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尤昭玲治疗子宫切口假腔伴经期延长经验

    介绍尤昭玲教授诊治子宫切口假腔伴经期延长的经验.尤教授认为气虚不固、瘀热互结为基本病机,剖宫手术金刃损伤胞宫胞脉为主要病因,禀赋不足为基本病因,临床治疗以行经期益气止血、清热解毒,经后期益气固涩、清热解毒分期诊治.

    作者:陶蔚娟;丁青;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3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痛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有效改善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真;陈虹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