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谭新华治疗外科后遗症验案举隅

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关键词:外科后遗症, 中医药疗法, 谭新华, 验案
摘要:谭新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来,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深谙病因病机,活用“外之症实根于内”“杂病治肝”“久病治肾”“久病治血”等理论,对于某些外科疑难后遗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后遗症的发生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有时甚至具有反复性、危急性的特点.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经生化、内镜等检查排除可解释的器质性疾病,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四大症状为主,伴随恶心、暖气、反酸等次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据报道FD的全球患病率为11.5%~14.5%[1],而我国为18.92%~23.29% [2-3].

    作者:周芝根;杨茜芸;刘灿;何晓婷;陈乐;李艳玲;刘迈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牟洪林运用缪刺法经验

    缪刺法早出自《黄帝内经》,但书中只提及了“上下异治”和“左右异治”,未有明确提及“前后异治”,牟洪林教授基于经典,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将缪刺法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的观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冬梨;牟洪林;邬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痛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肌耗氧量、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苏晓茵;何志良;罗胜;孙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用天王补心汤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1组为90.0%,对照2组为87.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较单纯西药或中药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亚琴;吴艳华;江善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揿针治疗梅核气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梅核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揿针天突、人迎、足三里、内关4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治疗梅核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兴玮;毛启碧;王剑;刘静;吕彩凤;何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谭新华治疗外科后遗症验案举隅

    谭新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来,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深谙病因病机,活用“外之症实根于内”“杂病治肝”“久病治肾”“久病治血”等理论,对于某些外科疑难后遗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后遗症的发生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有时甚至具有反复性、危急性的特点.

    作者: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雌激素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对照组为7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SH、E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E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曾艺文;刘耀岽;覃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芩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汤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组以TNBS诱导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肠,奥沙拉嗪组予5%奥沙拉嗪混悬液灌肠,复方芩柏汤组予6%复方芩柏汤灌肠.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损伤情况及增殖细胞指数(L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可使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奥沙拉嗪组、复方芩柏汤组大鼠LI水平明显增高(P<0.01);复方芩柏汤组与奥沙拉嗪组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L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汤对UC大鼠进行灌肠有利于肠上皮细胞增殖,使肠黏膜屏障修复,增强肠黏膜屏障防御能力.

    作者:肖超;王真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胀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腹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疗.2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胀有较好疗效.

    作者:耿菲;陈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3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痛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有效改善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真;陈虹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王良鑫运用温肾活血法治疗不孕症经验

    介绍王良鑫主任医师运用温肾活血法治疗不孕症的经验.认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瘀血内阻.临床以温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方用左归丸为基础化裁,自拟温肾活血方,随症加减,临床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钟鹏程;王良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联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DAO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及足部按摩.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ABI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变化.结果:2组症状评分、ABI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改善等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培娥;谭宏韬;林惠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养营通痹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营通痹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气不足、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稳定型心绞痛心气不足、心血瘀阻证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养营通痹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4%,对照组为77.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对照组为63.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营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罗辉;屈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1].PHN的病程较长,顽固难愈,且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感,多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带状疱疹患者中大概有10%会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的发病率可达50% ~75%[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来临,将会有越来越多人被PHN所闲扰.

    作者:冯玉山;范郁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3组均以口服多西环素为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西黄胶囊加火针治疗,对照1组给予火针治疗,对照2组给予西黄胶囊治疗,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皮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且两者有一定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文;杨志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危急重症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

    以传统灌输医学知识为主的危急重症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医疗环境的转变,重视和改进带教方式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本文结合临床带教经验,从入科教育、模拟教学法、经典病案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等诸多方法着手,强调中医特色,对中医危急重症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临床实习医师的应急和处理能力的目的.

    作者:徐娟;徐霜俐;汤美艳;夏建文;胡蓉花;郑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子宫直肠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子宫直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直肠综合征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子宫直肠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便秘、肛门坠胀、腹痛等症状.

    作者:王旭;周楚敏;陈领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非特异性下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刚;周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竹叶青蛇伤患者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膳食指导.观察2组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住院金额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1.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天数、住院金额、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竹叶青蛇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吴艳;徐翠钦;陈美英;文丹;郑剑珍;何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