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浦玉娥;田贺东

关键词:清关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抗炎, 降眼压, 疗效
摘要:目的:探索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治的60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统计发现,60例患者经治疗后共计47例痊愈,8例好转,另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的有效率为91.7%(55/60).在治疗时间方面,21例患者小于7d,占35%,26例患者为8-14d,占43.3%,7例患者为15-21d,占11.7%,另有6例患者治疗时间超过22d,占10%.结论:清关眼睫状体炎综合征通常伴随有眼压升高的症状,多以单眼为主,在治疗中与开角型清关眼、闭角型、前葡萄膜炎等相区别,借助抗炎与降眼压等治疗处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月经不调接受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月经不调共68例,抽签分组.西医治疗者34例,设对照组;其余进观察组,共34例,给予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月经不调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佳,可予以推广.

    作者:刘水清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和传统整复手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7.10%,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上,两组均较复位前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4例牙齿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实施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冲洗(A组,n=30颗)与实施EDTA凝胶及次氯酸钠冲洗(B组,n=30颗)和采用超声仪冲洗(C组,n=30颗)的冲洗效果及牙齿冠渗漏情况展开探讨.结果:从牙齿冠渗漏深度方面分析,A组显著高于B组及C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冲洗效果方面分析,A组根管内壁出现碎屑,牙本质小管关闭.B组根管内壁干净,牙本质小管关闭2/3,C组根管内壁干净,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全部开放.结论: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其产生的效果不同,建议临床采用不同预备根管方法减少牙齿冠渗漏,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谭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远高于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7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提升,但是实验组中提升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蔡云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苍梧县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苍梧县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为制定中小学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对苍梧县6所中小学生12564名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中小学生的体型、体重、营养、视力、口腔以及其它疾病状况.结果:中小学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人数高于女生,营养不良人数低于女生,小学男女生比较和中学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男生近视人数比例、龋齿人数比例低于中小学女生,沙眼人数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近视人数和沙眼人数比例低于中学生,龋齿人数比例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4年苍梧县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检出率比较高,提示应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资料500例临床资料分析,500例,对500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有:500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4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这8%;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和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感染高发季节在春冬两季明显比夏秋季节感染率高;恶性肿瘤发生感染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系统;感染多是革兰氏阴性菌;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季节及原发病等因素都会增加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机率,分析这些因素后,可以为老年患者住院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柏文辉;田文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8月行PICC置管患者79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3月行PICC置管患者85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PICC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收集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提出相关预防对策,提前采取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并比较前后2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馈控制性综合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8.38%)明显低于观察组(94.5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43%)明显高于观察组(1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取得更为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乃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4例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2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痨及控制血糖等治疗,将其定为对比组,27例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结合常规治疗,将其定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肺部病灶等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66.7%)及血糖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与对比组痰菌转阴率相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可导致患者血糖偏高但不影响痰菌转阴,患者肺部病灶吸收快,应用时间短且无明显全身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8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操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和医疗人员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辛海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跟同期240例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血红蛋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全血微量元素各因素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早产、非母乳喂养、家族史、被动吸烟、滥用抗生素、贫血、支原体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结论:早产、非母乳喂养、家族史、被动吸烟、滥用抗生素、贫血、支原体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致病危险因素.

    作者:郭霁;严晓伟;王建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目的: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合理的管理改革意见.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临床治疗的感染情况,总结临床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符合医院实况的感染管理对策.结果:感染率医院感染是主客观因素共同的结果,从感染部位、病原体等进行划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感染;手卫生依从性差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增加了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率,不利于治疗病况恢复.结论:临床感染不利于患者病况康复,强化感染管理力度可抑制异常病况发生.

    作者:李仁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医院研究型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分析医院研究型管理的定义和特征,研究型医院的人才建设与创新意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模式,建设研究型医院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研究型管理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基础.

    作者:刘丽;巫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SF- 36以及SNOT-20表对患者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在进行6个月随访后,我们发现总共有41例(82.00%)治愈、5例(10.00%)发生好转、4例(8.00%)治疗无效.治疗后SF-36评分、SNOT- 20的5个条目得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黄科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程进度的影响;方法:将196例待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8例,干预组于入院后给予个体咨询心理学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心理咨询,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500ml及新生Apgar评分≤7分是干预组的3-4倍.结论:心理干预对产程进展有显著影响,产科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医学心理知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现代分娩服务理念.

    作者:李幸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5%(7/4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通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131I与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明显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门兴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来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的强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于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

    目的: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肾病病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体型较胖、腹部脂肪多、腹腔面积大引发票管,手术复位再次票管后被迫拔管改为血透;另外1例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未坚持规律腹膜透析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置管、透析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医务人员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对患者心理适应的仔细观察并进行心理教育可帮助患者调整较好的心态,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娜;王小平;胡海燕;李芫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

    目的:分析诱发小儿腹泻的临床致病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对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经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小儿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喂养不当,感染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等.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在对因治疗基础上,口服思密达,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口服乳酶生等传统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正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醋甲唑胺片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杨连德,男,63岁,于2015年4月22日以“双眼阵发性阵胀痛,雾视半年,加重2天”之主诉入院.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伴眼红,眼胀,不伴头痛,眼痛,近2天病情加重,视力明显下降,前往我院就诊,门诊以“双眼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收住.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8,双眼红绿色觉正常,双眼球无突出,眼球各向运动正常,右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雾状水肿,色素KP(++),前房浅,周边部小于1/2CT,房闪(+++),瞳孔散大,约5mm,对光反射迟钝,晶体透明,玻璃体及眼底窥不清;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部小于1/2CT,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小瞳下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红,杯盘比约0.3,血管走形正常,中心凹光反可见,眼压右眼测不到,左眼18mm.

    作者:张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