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虹
目的:探析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治疗仪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与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溃疡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内科初诊的消化性溃疡且HP检测阳性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4周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6%(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溃疡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症状改善、HP根除及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兰索拉唑,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谢国文;熊甲英;李文华;易新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终端PDA在骨科病房应用中的缺陷分析及对策.方法: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患者595例,针对在应用PDA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处理对策.结果:PDA的缺陷有使用率低、批量体温输入错误、条码扫描失败、专科护理表单模决不全、信息不同步、查询可视信息少、机器故障、信息安全隐患及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加强培训,增设PDA模块、改良机器性能,引入无线移动查房车等方法,使PDA在骨科病房中更好地应用,从而完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作者:陈敏;彭瑾;丁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跟踪随访半年的时间,发现所有患者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的有15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的有32例、需要人帮助,扶拐行走的有63例、卧床但有意识地有30例,共有24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4.6%;与此同时分析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脑疝引起脑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有多种因素可能引发患者死亡,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郝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血中,输血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实施输血前评估体系后输血科申请表500份与2012年1月-2013年12月输血科申请表500份,对申请表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存在的不合理情况.结果:对照组82份申请表为不合格输血(16.40%).观察组15份申请表为不合格输血(3.00%).结论:在临床合理用血中,通过加强输血前评估,可有效降低不合格输血率.
作者:刘广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布洛芬、甲钴胺、西咪替丁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第1、2、4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2、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57.5%、77.5%和85.0%和15.0%、30.0%和42.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贾锦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重症治疗及监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有48例,3例患者由于发生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12%.结论:采用循环呼吸监护的方式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龚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7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肝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结石清除及降低结石复发几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佘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远高于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7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提升,但是实验组中提升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蔡云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纳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2组,(B)组和(A)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A)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创伤,操作简单,对胃肠影响小,不良事件少,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康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静吸复合全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80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手术效果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以及气腹前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静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组件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静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的全麻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呈现出来的状态已经接近了正常的上限,患者血糖的波动小,糖血红蛋白的FPG、ZhPG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效果显著.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非常值得在门诊上得到推广运用.
作者:周平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甲状腺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切口美观满意度分别为(4.5±0.8cm、42.8± 3.6min、42.2±13.5ml、6.9±1.8天、100%)、(6.9±1.2cm、69.5±5.7min、80.4±26.4(ml、7.6±2.7天、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甲状腺瘤患者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满意度高,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疼痛时间和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移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10例足踝创伤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创伤以及行走能力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伤创面恢复速度和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行走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也有更为显著的提高.结论:采用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移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已被医学界认为是回溯医疗不良事件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分析1例产科病例,讲述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执行步骤,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错误重复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任杰;曹茜;卢诚震;李学刚;蒋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平郁石乳方联合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三阴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类法分为2组:①对照组67例,AC-T化疗;②联合治疗组70例,平郁石乳方联合AC-T治疗.观察治疗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存质量差别.结果:两组在消除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郁石乳方联合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晨;侯俊明;田博;杨得振;权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失眠原因以及健康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新疆某院收治的15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56例患者的失眠情况、失眠原因、健康干预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健康干预后,49例患者仍患有失眠症,失眠率为31.41%.干预前后的失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其他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所占比例大,为40.38%.结论:临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症进行治疗,需要分析其失眠原因,并且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失眠率,改善睡眠状态,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石芳;李洪全;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采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P<0.05).结论:对采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邹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患者63例,除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还在胃镜指导下局部喷洒药物、电凝烧灼或放置金属钛夹进行止血.观察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67%的患者在治疗1-3分钟内渗血停止;26.98%的患者在3-5分钟内出血停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结论:胃镜指导下治疗胃溃疡出血止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黄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