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临床疗效对比

杨浩

关键词:腹腔镜, 腹膜外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疼痛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疼痛时间和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WebQuest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资源的探究型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网络资源,围绕特定的任务展开学习.可使学生自主地建构所需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论述了将webQuest教学模式运用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相应策略,分析了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组成模块.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易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应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6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命名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统计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4.12%,对比组的家属满意度为73.53%,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理念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症状消失快,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甘永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4例牙齿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实施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冲洗(A组,n=30颗)与实施EDTA凝胶及次氯酸钠冲洗(B组,n=30颗)和采用超声仪冲洗(C组,n=30颗)的冲洗效果及牙齿冠渗漏情况展开探讨.结果:从牙齿冠渗漏深度方面分析,A组显著高于B组及C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冲洗效果方面分析,A组根管内壁出现碎屑,牙本质小管关闭.B组根管内壁干净,牙本质小管关闭2/3,C组根管内壁干净,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全部开放.结论: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其产生的效果不同,建议临床采用不同预备根管方法减少牙齿冠渗漏,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谭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介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具有60.0% (18/30)的依从性,观察组具有93.3%(28/30)的依从性;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其治疗依从性得以明显提升,有效地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勋翠;史大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法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所降低,但是护理组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满意程度方面,常规的满意率为69.64%;护理组满意率为94.64%.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态度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筑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临床探索,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56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6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借助LIFEGARDⅡ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对两组的心输出量(CO)、心率(HR)等指标进行测定对比.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BMI和甘油三酯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和总胆固醇(TC)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中,观察组的ACI、VI指标均呈现显著性降低,且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BP、PP、PEP、STR则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症状,其中加速指数与速度指数可作为糖尿病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无创性敏感性评价指标.

    作者:张会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旨在研究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处方用药方案,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骨关节炎症状合理缓解.方法:对近10年内不同类型医学期刊资料信息内容进行收集,随之统计不同类型功效类别药物使用频数,通过内服方剂比较与外用方剂用药比较进行相应差异对比.结果:500首方剂中,内服方剂数量为221,外用方剂例数量为279,补益类药物和祛风寒湿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三者之间存在较大不同点.结论:骨关节炎方剂中,补益药物和祛风寒湿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实为重点,在中药内服方剂中以补益类药物常见,而中药外用方剂中则以祛风寒湿类药物为常见.

    作者:师金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品检验标准及其合理应用

    药品是一种特殊性的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临床治疗的疗效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而药品检验是药品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药品检验标准是药品检验的重要衡量指标,与药品检验标准的合理应用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的药品检验标准尚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一系列药品应用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本文就药品检验标准的要素、药品检验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药品检验标准合理应用的相关建议进行阐述.

    作者:石玉梅;徐晓芳;梅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特征并观察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对13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纳差等情况比较普遍多发,而胸痛发热的现象也有少数发生.患者接受X线胸片检查发现侵润型肺结核86例、血行散播型肺结核37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在不良反应方面,137例患者中发生肺气肿55例、肺心病17例、动脉硬化36例.结论:结合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资料、病情特征进行预防控制策略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晓燕;刘春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25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的对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且治疗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根治术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盖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及相关并发症、预后关系.方法:对6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心率、血压以及分型、并发症、治疗期间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且发病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A型夹层患者年龄、入院就诊时间以及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均显著低于B型患者,但马凡综合征病史患者、并发心包积液与意识障碍的发生率以及致死率方面显著高于B型患者,p<0.05.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胸痛、腹痛、背痛以及胸闷气短为主.结论:主动脉夹层多发于中年男性,A型夹层合并意识障碍、心包积液以及马凡综合征患者,其致死率高于B型夹层.同时并发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夹层患者具有较高死亡率.

    作者:付瑞红;韩铁胜;刘伟;杨坤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不孕不育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8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妊娠率68.09%显著高于对照组5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较好,不但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疏通输卵管,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文俊;蹇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肠梗阻患者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进食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肠梗阻患者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论人文教育对医学生的必要性

    目前医学生的队伍愈加庞大,他们是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储备军.医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的医疗局势和医患关系.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综合评估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综合评估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骨折病人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评估在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为临床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根据脉压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分析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发生各类疾病情况均低于B组,其中心力衰竭与脑梗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时,要密切注意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的脉压情况,避免过高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登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和传统整复手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7.10%,与对照组的64.52%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上,两组均较复位前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对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具体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失眠患者共86例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3)与针灸治疗(观察组,n=43)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79.07%,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PSQI评分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临床上对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针对性高,易于激发经气,达到平衡阴阳的效果,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和普及针灸治疗方案.

    作者:黄月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将胫骨下端骨折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胫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天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gA肾病组织病理学特点与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IgA肾病组织的病理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IgA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肾穿刺取活检组织并行光镜检查、电镜检查及免疫荧光等检查,其病理结果按照Lee氏分级,认真分析其临床特征、临床疗效及预后等.结果:病理结果较轻患者多表现为蛋白尿或无症状血尿,疗效及预后均相对较好;而病理结果较重患者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及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Ⅰ-Ⅱ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Ⅲ级及以上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5.0%.结论:早期行肾穿刺活检并治疗,能够控制Igh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作者:梁亚楠;李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