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梅;徐晓芳;梅小萍
目的 观察、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吡肟治疗老人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人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随学随机法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和头孢吡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头孢吡肟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吡肟用于治疗老人支气管肺炎均可获得比较满意度效果,头孢吡肟药物副作用小,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但价格相对左氧氟沙星较高,所以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具体用药.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4例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2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痨及控制血糖等治疗,将其定为对比组,27例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结合常规治疗,将其定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肺部病灶等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66.7%)及血糖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与对比组痰菌转阴率相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可导致患者血糖偏高但不影响痰菌转阴,患者肺部病灶吸收快,应用时间短且无明显全身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诊断及处理妊娠合并卵巢或子宫肿瘤的措施加以相应的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卵巢或子宫肿瘤病患,对其临床资料做出相应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患接受治疗后都获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在诊断及处理妊娠合并卵巢或子宫肿瘤的过程中,应对病患的实际情况加以充分考虑,为减轻伤害,应将治疗时间尽量选在分娩后.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106例临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只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情均有改变,但观察组肿瘤患者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发现其疗效显著,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胎儿心率电子监护用于临床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产前运用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149例孕产妇进行无激惹试验(NST),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NST反应型131例,2.29%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在7分以下.NST无反应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72.22%.对NST无反应型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了围生儿死亡.结论:胎儿心率电子监护能协助临床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并及时处理,从而抢救临危胎儿,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田凤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阴式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实验组(95.00%),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5.00%)明显低于实验组(22.50%),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高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复发率较高,需要医生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救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总结急救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干预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呼吸、pH、心率、PaC02、PaO2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后积极实施规范的急救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顾大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8.7±20.6)ml、(116.7±24.8)min、(9.8±2.7)d,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7.6±14.8)ml、(84.6±16.7)min、(6.1±1.9)d,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5%高于观察组复发率为2%,组间比较(x2=4.095,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太江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的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疗效优良,患者满意程度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治的60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统计发现,60例患者经治疗后共计47例痊愈,8例好转,另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的有效率为91.7%(55/60).在治疗时间方面,21例患者小于7d,占35%,26例患者为8-14d,占43.3%,7例患者为15-21d,占11.7%,另有6例患者治疗时间超过22d,占10%.结论:清关眼睫状体炎综合征通常伴随有眼压升高的症状,多以单眼为主,在治疗中与开角型清关眼、闭角型、前葡萄膜炎等相区别,借助抗炎与降眼压等治疗处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浦玉娥;田贺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脑梗患者的生活率.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吞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按照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64例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经过护理后,痊愈30例(46.9%),好转22例(34.4%),无效12例(18.8%).结论:脑梗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吞咽障碍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脑梗患者的吞咽功能,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徐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ICU接收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一共有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有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R、pH值、R以及MA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Pa02、Sp02、PaC02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心衰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使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陈牡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2.0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唐世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和骨质疏松对冠心病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机率明显高于男性和非骨质疏松患者,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和骨质疏松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冠心病患病机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医师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密切注意影响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哈迪娜·热马赞;玛依拉·肖开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索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我院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1例患者分为组一和组二2组.比较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患者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SV)、E峰加速时间、的差异.结果:跟组一比较,(1)组二总有效率更高,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二CI、LVEF、SV、E峰加速时间更佳,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在治疗老年人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观察患者排便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舒适度及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94.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便秘患者采用吴茱萸加决明子和莱菔子等制成热奄包热敷腹部及相应穴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跟踪随访半年的时间,发现所有患者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的有15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的有32例、需要人帮助,扶拐行走的有63例、卧床但有意识地有30例,共有24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4.6%;与此同时分析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脑疝引起脑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有多种因素可能引发患者死亡,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郝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性高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脑温监护,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中枢性高热病人高热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实验组(1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高热缓解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凤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感染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结合临床实际,采用多样化临床带教方法,对实习护士进行定期考核.结果:通过多样化的临床带教方法,提高了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结论: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在治疗后患者的转住成功率和转位失败率,并对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本次实验中,转位成功的产妇有50例,占83.33%,转位成功后的产妇均成功分娩;转位失败的产妇有10例,占16.67%.转位失败的产妇中,6例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3例产妇采用产钳助产,还有1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来分娩.本组6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一共有11例,占18.3%.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来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升了胎头转位的成功率,并且控制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