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周平南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老年2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呈现出来的状态已经接近了正常的上限,患者血糖的波动小,糖血红蛋白的FPG、ZhPG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效果显著.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非常值得在门诊上得到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介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具有60.0% (18/30)的依从性,观察组具有93.3%(28/30)的依从性;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其治疗依从性得以明显提升,有效地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勋翠;史大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脑梗患者的生活率.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吞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按照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64例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经过护理后,痊愈30例(46.9%),好转22例(34.4%),无效12例(18.8%).结论:脑梗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吞咽障碍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脑梗患者的吞咽功能,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徐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性高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脑温监护,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中枢性高热病人高热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实验组(1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高热缓解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凤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

    目的:分析诱发小儿腹泻的临床致病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对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经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小儿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喂养不当,感染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等.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在对因治疗基础上,口服思密达,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口服乳酶生等传统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正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症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前臂及小腿外伤患者1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140例患者中有80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治愈74例,显效改善患者3例,3例患者因错过佳手术时机进行截肢.结论:对小腿及前臂受伤患者进行早期观察以及正确的护理,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必要手段.

    作者: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甲状腺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切口美观满意度分别为(4.5±0.8cm、42.8± 3.6min、42.2±13.5ml、6.9±1.8天、100%)、(6.9±1.2cm、69.5±5.7min、80.4±26.4(ml、7.6±2.7天、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甲状腺瘤患者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满意度高,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站院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结果: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结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意识,预防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社区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作者:潘玉芬;应红娟;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TEN与糖尿病患者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钙化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病理表现,研究表明血管钙化是一个类似于骨发育和软骨形成的主动的、可调节的、可治疗和预防的过程.血管钙化过程中必然伴随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死亡,已有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参与了血管钙化的发生.PTEN是发现早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对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血管生长等多种生物学活动中有重要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表面PTEN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过往,人们对PTEN的研究主要为其在肿瘤领域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在血管钙化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PTEN与糖尿病患者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疼痛时间和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胃癌肝转移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进展

    胃癌在当前临床中较为多见,其病症发展至后期多会发生肝转移现象,导致患者后期生存率显著下降,目前临床中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其5年生存率均未能超过10%,仅有少部分患儿通过全面系统的诊断,明确原发病灶并进行针对性切除,才有可能实现生存期的延长.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对此本文重点分析胃癌肝转移的特点,浅析当前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式的进展.

    作者:赵倩倩;袁天娇;吴芳君;韩玉秀;李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远高于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7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提升,但是实验组中提升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蔡云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方法:对于2015年1月-2016年我院肾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儿科、妇科在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干预后的用药记录进行收集,并和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干预前的用药记录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药师在进行临床用药干预之后,我院的各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2.5天,药方使用不合格率下降了52%,药品费用使用平均降低了3886元,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下降了6.4%.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方式不同,医师的接受情况也不同,延迟干预的效果(95%)要明显大于及时干预的效果(58%).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之后,规范了药师用药的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运用.

    作者:韩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与预后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及其患者的预后.方法:本次研究抽取在我院接收的6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对这些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抢救成功率方面,呼吸停止高于心跳停止(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发病原因方面,意外伤害所占比例为40.0%,心血管疾病所占比例为25.0%,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为20.0%,其它为15.0%.结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原因较多,对于发病的患者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接受心肺复苏,做好早期的急诊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江市东兴区2006年-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内江市东兴区2006年-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保障.方法:对全区近10年疟疾发病与流行态势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东兴区近10年主要是输入性疟疾,全为外出务工男性,无明显时间分布性.结论:东兴区需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继续加强疟防工作、开展监测、培训、宣传、媒介调查等工作,降低或消除疟疾传播的风险.

    作者:许舰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7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肝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结石清除及降低结石复发几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佘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后合并胃瘫1例的护理

    2010年12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胃瘫,本例患者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灸治疗的方法,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住院44d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3月,呈暗红色,肛门指检:距肛7cm可及肿块.拟“直肠肿瘤”收住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肠鸣音3次/min.肿瘤标志物正常;粪便常规示:隐血试验+;螺旋CT增强扫描示:直肠中上段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占位,考虑直肠癌浸润浆膜层;肠镜检查:直肠肿瘤结肠息肉;肠镜病理报告:(升结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

    作者:曾颖;王飞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盆腔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前者静滴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后者静滴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R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CRP含量下降,且远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痊愈率为23.0%,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0%,痊愈率为61.0%),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1.0%),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征,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金兰;朱学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乙肝的的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肝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妊娠合并乙肝患者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改善,还能使胎儿死亡率降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靳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这段期间在我单位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给予实验组的患者社区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舒张压和收缩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识程度好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4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双镜联合组和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出血、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治愈率、结石残留率、围术期并发症率.结果:双镜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开腹组,结石残留率、围术期并发症率低于开腹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时、出血、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确切,创伤更轻,治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