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国兴;朱红良;钟海琼
扬州口岸属长江内河口岸,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长江北岸,下辖扬州港与江都港2个作业区,共有3个万吨级和1个千吨级散杂货码头、1座万吨级集装箱专用码头.
作者:李文华;顾杰;卢雅松;申忠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我们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大连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年4-11月进行了蝇类季节消长调查.
作者:韩业新;齐福菊;吴炜;周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平安县地处青藏高原海东地区中心腹地,县辖6乡3镇,距省会西宁市35 km,全县人口为109 655人,主要居住着汉、回、藏等民族.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在南部山区的古城乡、沙沟乡、巴藏沟乡浅脑山地区的高山草坡和田地周边,是青海省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
作者:席国兴;朱红良;钟海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鼠对人类的危害,不仅是盗食粮食、危害健康,而且可引起工业鼠媒停电事故,影响安全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自1996年以来我们与鞍山钢铁公司(鞍钢)供电厂协作,根据鼠类的生态习性,从改变鼠类栖居的生态环境着手,对该厂重点要害部位--供变电场所,采取了鼠害综合防制措施,近10年来各所均未发生鼠媒停电事故.现将鼠害综合防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控制鼠疫媒介蚤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概述中国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及控制方法.结果 在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共发现蚤类95种(亚种),自然染疫的蚤类有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印鼠客蚤、二齿新蚤、阿巴盖新蚤、近代新蚤东方亚种、光亮额蚤、角尖眼蚤指名亚种、秃病蚤蒙冀亚种、短跗鬃眼蚤及不等单蚤11种(亚种).达乌尔黄鼠的寄生蚤以方形黄鼠蚤为多,占寄生蚤的79.7%,占自然染疫蚤的78.9%,是主要媒介蚤.结论 通过综合控制主要宿主和媒介数量,使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内的人间鼠疫得到控制.
作者:刘成赋;石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居民区鼠密度平均为1.84%,带病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病毒率高为3.35%;野外鼠密度平均为1.13%,带病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大林姬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均有褐家鼠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结论 褐家鼠是河北省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HFRS的流行.
作者:韩占英;张艳波;于秋丽;魏亚梅;张文增;许永刚;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家蝇抗菌肽是一类由结构基因编码的小分子肽类物质,是构成其自身防御体系的重要组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抑肿瘤细胞等生物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主要介绍家蝇抗菌肽的产生、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的克隆进展.
作者:刘雷山;金小宝;朱家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我国1991-2006年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探讨新时期疫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建议.方法 收集1991-2006年全国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布鲁氏菌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6 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报告病例1 859 295例,死亡39 028例,发病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96降至目前的40%左右,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媒介和宿主动物入侵与耐药性、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畜牧养殖业和其相关产品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是目前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监测工作中重点加强预警监测、免疫接种和防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以及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综合治理等的研究.
作者:罗成旺;刘起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湖北段卫生清理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掌握蓄水后库区病媒生物和人畜共患病的变化动态,分析蓄水后环境改变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依据长江三峡库底卫生清理技术规范,统计分析库区内人畜共患病发病情况.结果 卫生清理工作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顺利通过验收,满足了蓄水的需要;蓄水后库区监测点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均为散发.结论 三峡库区卫生清理有效地清除了库区污染源,蓄水后库区内未出现病媒生物异常及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暴发,至今尚未发现三峡库区蓄水对库区人群健康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张令要;程均福;岳木生;张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 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1.37只,平均诱卵指数为14.41%;7-9 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诱卵指数均高,分别达18.25%和21.2596,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诱卵指数与配对同步的一次性纸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01).成蚊密度特殊场所高,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蚊幼调查容器指数亦是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结论 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可以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方法,该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作者:佘建军;孙亮;孙养信;薛敏学;苏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Eg)是寄生于人体及许多哺乳动物口腔龈沟、牙垢的一种常见原虫,属非致病性阿米巴.但有些学者调查发现,许多口腔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为了解张家口市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2006年我们对其进行了现状调查.
作者:刘春秀;杜国义;李瑞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动物及动物血液对蚊虫的引诱作用,探讨蚊虫对动物宿主的嗜血习性.方法 以不同动物血液引诱实验室饲养的蚊虫,以不同动物进行野外现场引诱蚊虫实验.结果 实验室内淡色库蚊对猪血的吸血率高,为51%,其他依次为人血、狗血、绵羊血和牛血;白纹伊蚊对牛血吸血率高,为47%,其他依次为绵羊血、狗血、人血和猪血;埃及伊蚊对牛血吸血率也高,为44%,其他依次为狗血、绵羊血、人血和猪血.现场实验表明家鸡对淡色库蚊引诱力较强,共诱集到1420只,其他依次为肉鸽、麻雀和大白鼠;家鸡对白纹伊蚊引诱力较强,共诱集到11只,其他依次为大白鼠、肉鸽和麻雀.结论 淡色库蚊嗜吸猪血,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嗜吸牛血;家鸡对淡色库蚊的引诱效果较好.
作者:张晓龙;董言德;汪中明;邓兵;刘建平;赵彤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1-2006 年大连市共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例,死亡2例.虽然发病率低但致畸致死率高,危害严重,是大连市重点防治的蚊媒性疾病之一.
作者:梁玉红;周令;齐福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蠓科是双翅目昆虫中重要的类群,其中库蠓属(Culicoides)、细蠓属(Leptoconops)和蠛蠓属(Lasiohelea)的部分种类,除骚扰刺叮吸血引起虫咬性皮炎外,还可能是某些人、畜、禽类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作者:薛健;展长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来自西尼罗热疫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检疫锚地对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蚊媒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 年共调查13艘次来自西尼罗热疫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类船舶阳性率平均为84.62%(11/13),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6种,分属蚊科的库蚊属、伊蚊属.凶小库蚊、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等可传播西尼罗热的媒介蚊种为优势种.结论 调查证明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的情况相当严重,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作者:陈爱君;聂维忠;李俊成;李德昕;汪仁杰;于长利;刘恩东;柴斗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山东省莱姆病地理分布、媒介生物、动物宿主及病原分离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对6个调查点的人群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查优势蜱种及其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并用BSKⅡ培养基分离培养莱姆病螺旋体.宿主调查采用DFA检查鼠肾.用单克隆抗体和IFA进行菌株的鉴定.结果 共检测血清1934份,阳性121份,感染率6.26%;鲁东、鲁南、鲁中、鲁西北感染率分别为5.76%、7.03%、0、9.81%;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为6.9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山东省蜱类的优势种为长角血蜱,该蜱中肠带螺旋体率为12.00%;宿主动物调查显示,鼠类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13.26%,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5.65%),带菌率高为14.24%.从86组培养物中分离到2株莱姆病螺旋体(TSH1、TSH2).结论 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传播媒介分布不同,各地区间莱姆病感染程度差别很大.长角血蜱可能为山东省莱姆病的重要生物媒介.
作者:王丽娟;侯学霞;陈志林;郝琴;陶小润;万康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开展登革热主要媒介分布与密度调查,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 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以人诱法调查媒介成蚊密度;以捞取积水容器内蚊幼调查孳生情况.结果 农村、城区老居民区和新居民区的房屋指数分别为60.4、26.8和1.3;容器指数分别为30.5、46.8和20.0;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19.4、67.3和1.9;密度高峰为5-6 月和9月;雨水缸、小型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幼虫分别占所孳生蚊幼的49.7%和63.8%;孳生环境类型16种,缸、罐类,雨水缸和桶、盆类等分别占阳性积水容器数的39.5%、38.7%和9.6%.捕捉到白纹伊蚊雌蚊508只,成蚊密度平均为18.14只/人工小时.结论 宁波市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分布广泛,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易发生登革热的流行传播.
作者:白勇;朱光峰;范飞能;徐荣;邵国文;陈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济南市是羊型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区,1957年在长清县确诊首例病人,自此疫区范围逐渐扩大,发病人数逐年增多.1985-1991年未发生疫情,1991年通过省级考核,达到部颁基本控制区标准.但1994年又有疫情暴发流行,且随后不断有散在病例发生.为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更好地制订防制对策,现将济南市1992-2005 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成洪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那曲地区双湖、尼玛、班嘎3县(区)均位于该地区的西部,地广人稀,平均海拔4500 m以上,系高寒地带.1982-1991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西藏那曲、昌都、阿里、山南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人间布病发生和流行,但近10余年来未见当地有关布病的疫情及其病例的报告.为掌握当地人群布病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状况,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我们于2005年对3县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占堆;仁增;崔步云;贡桑曲珍;次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有害动物孳生场所的管理,是免除其危害有效、持久,也是经济的办法.城镇鼠患的防制就是要做好环境卫生和环境改造工作,使生活垃圾、废物、隐蔽场所、水源不被鼠类所利用,充分发挥动物生存限制因素(limiting factors)的作用.任何杀灭措施,毒杀和捕杀,都不可能取代环境卫生和环境改造的作用.现代化的城市要特别注意,防止绿化带的树木花草、土壤和水源被鼠类所利用,而成为城市鼠患发生的隐患.
作者:邓址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