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娟
目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未有效进行肢体约束、未进行有效的镇静、患者不能耐受及缺乏有效固定等。结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的护理以及家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医院的常规有效治疗,加强日常护理,改正以往不良饮食习惯,改正以往的不良运动习惯。结果:通过长期治疗可以减轻致残率。
作者:乔香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肺炎患儿82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1例试验组患者以及41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均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70.73%(29/41);(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肺炎患儿中,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古桑拉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教学实习是医学生走向社会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观念、道德品质和掌握良好的临床技能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树立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对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实习为出发点,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师生访谈等多种形式,分析探讨了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护患沟通的问题和经验,并对临床教学实习中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对教师从事医学教学工作和学生步入临床教学实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者:牛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初治“三无”肺结核的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宣教,实验组患者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患者饮食、服药以及复查等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能够自己合理饮食、正确掌握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定期复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宛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在对健康知识和治疗总有效率两方面的数据显示,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效果好,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也比对照组短。结论: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学生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学生的近视、沙眼情况。结果:观察组近视率22.00%、沙眼率19.00%低于对照组的41.00%、37.00%,护理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医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小学生近视、沙眼,有利于控制近视、沙眼情况的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全体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体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合患者手术情况、病情进展、受伤原因、个体差异等方面,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及康复指导规划。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围手术期间,未无1例出现明显心理障碍,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后效果理想,远期康复质量佳。结论: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骨外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良好康复方面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全面了解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德江县龙泉乡142名0-6岁儿童开展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每名检测对象采集静脉血2ml,由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完成检验工作。结果:本次调查的142名0-6儿童中,抗-HBs阳性116名,阳性率为81.69%;麻疹IgG抗体阳性101人,阳性率71.12%。结论: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低于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龄组越大阳性率越低;麻疹、抗体阳检率未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对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流动儿童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王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西药副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现就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以便在中药调剂中尽量减少差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中医药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世雷;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36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手术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其中B-Lynch缝合术有2例,宫腔内纱布填塞有25例,术后动脉栓塞有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止血失败的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止血效果较好。结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作者:谢胜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滴注胃肠外营养液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0例使用胃肠外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对照组使用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输液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比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更安全。
作者:唐晓燕;卢善;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饮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在林区的高寒地带,牧民酗酒情况严重,肝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肝癌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故手术切除部分肝叶是现在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绝大部分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为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期的原则已经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现将我院25例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对椎体内裂隙样变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50例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患有椎体内裂隙样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归为实验组,另抽取同期参与治疗的50例椎体压缩骨折无椎体内裂隙样变患者,研究结果归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手术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样变的有效方法,椎体内裂隙样变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付振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法:对3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科学的手术前后护理及训练指导。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36例患者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杜绝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并发症和病残、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较为棘手的问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本身就存在重大的心理压力,若本身得到控制的病情复发,一些患者往往会产生崩溃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的治疗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癌症复发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对策,希望给予相关人士以参考。
作者:陈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编制相关的护理安全的管理方式。方法:主要是从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去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按照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对妇产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加以提升。结果: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法律与服务意识淡薄,还有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充分,安全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漏洞。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建设有关的干预措施,对于清除安全隐患,并且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钮戌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卵巢囊肿者25例、异位妊娠患者17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4例,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中痊愈者35例,改善者14例,无效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腹症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时需要尽早诊断,在明确诊断基础下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抗癫痫治疗的47例癫痫婴幼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的47例癫痫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组在原有抗癫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癫痫治疗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宋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1月共计214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7例,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此外,对试验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胰岛素用量、餐后2h 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对照组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低血糖、羊水过多、剖腹产、早产、流产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极大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配合舒适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