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以提升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首诊于眼科的40例鼻源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患者中,以筛窦囊肿为常见,占比52.5%,其次是鼻咽癌、额筛囊肿、蝶窦囊肿、上颌窦癌。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球突出、内眦肿痛、眼睑肿胀、视力降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流泪等症状。结论:鼻腔、鼻窦与眼部紧密关联,局部症状引发时,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快速诊断,对于原因不明者,应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马公明;轩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限制会阴侧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377例我院接受的初产妇,依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初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会阴侧切率比较,观察组(24.87%)较对照组(49.47%)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对照组82.34%,观察组96.83%,观察组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初产妇的围产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限制会阴侧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跟骨骨折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其在临床中的表现。结果:通过对62例患者6-18个月的随访发现,L 形切口感染10例(16.13%),切口并发症13例(20.97%),皮缘部分坏死11例(17.74%),切口裂开5例(8.06%),所有患者经过对切口处进行抗感染和换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跟骨骨折的患者,应该恰当的选择手术的时机,掌握外科手术技术,适时进行切口并发症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科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润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用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形式,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优质的护理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专业某个医院的2010年5月到2012年月这段期间在急诊科收入的的200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和研究。
作者:梁岐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方法:对我院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随访为98.36%(60/61),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随访1a。其中12例患者心绞痛复发,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患者是否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有效的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可避免冠脉机械狭窄,确保患者的预后,同时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抗癫痫治疗的47例癫痫婴幼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的47例癫痫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组在原有抗癫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癫痫治疗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宋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药物,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终止妊娠的治疗中,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1.9%,在紧急避孕方面,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6.8%,在对子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5.4%,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1.3%。结论: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米非司酮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高且并未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作者:龚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辨体位变化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临床有气机升降失常症状的患者按辨体位的方法来予以诊治。结果:辨治准确,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临床实践,本法确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治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殷竹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76%;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52%;在治疗的总有效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2%。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显著。
作者:图尔荪古丽·麦提图尔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数字随机法把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58.6%,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理想,可以缩短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元涛;但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同时提出有价值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管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00例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护理风险事件为9例,占9%,护理投诉为7例,占7%;研究组10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事件为1例,占1%,护理投诉为0例,占0%;对照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42例,占42%,研究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60例,占60%;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对产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以及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多道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结果:经统计发现,3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经多道睡眠监测发现重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7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发现重度13例,中度8例,轻度9例,。其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率达到86.7%(26/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监测方式的各项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方面(AH),差异显著(P<0.05),而在SAO2≤90%和低通气指数(HI)、总睡眠时间、平均动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性、准确性,相比于多道睡眠监测而言,更适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监测。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措施。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7例,给予心理、并发症等术后护理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方案,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4.8±2.3)d,经过术后护理与康复治疗,恢生活完全或基本能自理者72例,生活部分自理者11例,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卧床由他人照顾者4例。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预后效果差、恢复慢,给予多方面的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科学实施康复措施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未有效进行肢体约束、未进行有效的镇静、患者不能耐受及缺乏有效固定等。结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科就诊的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10月期间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每天均进行30min有氧运动,对照组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5.00%,统计学结果为χ2=4.5006,P=0.0339,观察组的显效率57.50%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作者:杨改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服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服用缬沙坦的方式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均治疗2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SCr、甘油三酯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24h尿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状况较优,两者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SCr的含量改善状况均较优,两者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尿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了肾炎发病状况,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马素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1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2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结肠镜诊疗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庆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市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078.3/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按照“坚持长期作战,反复斗争,从控制流行到减少危害程度,终达到消除”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1985年以来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验收。2010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
作者:苏国平;华金祥;怀根娣;赵荣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