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毕祥;郭耀光;王锦;杨玲
介绍刘冬梅教授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经验.刘教授认为霉菌性食管炎的主要发生离不开痰、郁、热、虚,主要证候为痰气郁阻,治疗以理气化痰为主,兼以清热补虚,常以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治疗,疗效显著.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作者:豆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经规范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病灶吸收延迟,甚至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情况.本例肺炎延迟吸收患者,经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15d,临床症状改善及影像学改变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圆;陈宪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热通阳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热通阳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苍耳子鼻炎滴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优于对照组的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阳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仁忠;孟伟;张家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化疗是临床上抗肿瘤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引起的毒副反应常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使得患者无法坚持化疗,终影响到整个治疗进程.中医药与化疗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强,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琚皇进;罗莉;龙奉玺;黄慧;王定雪;王镜辉;金露露;杨柱;唐东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王诚喜教授从事呼吸临床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小儿咳嗽的诊治有其独到的心得.王教授强调小儿咳嗽病机当以风寒痰热燥为标,肺气不足为本,治疗急性期当以宣清为主,恢复期则以温润为要,并重视调治脾胃,用药主张轻清透达,临床取效甚捷.
作者:王菲;李红;刘成高;王诚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合二泉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选穴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髓会穴组(风府、大椎、双侧天柱、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颈四、五夹脊)合二泉穴(廉泉穴、语泉穴)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髓会穴组合二泉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
作者:张胜男;侯书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朱宗元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指导教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五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朱老侍诊,睹其在临床中运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兹举验案阐述如下.
作者:付剑楠;付建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补肝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8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莫沙比利.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予电针、TDP灯照射、推拿、蜡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95例子常规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3.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作者:侯郭飞;邢霓;阳方;朱明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丛集性头痛是原发性血管神经性头痛之一,因其在丛集期内头痛密集发作而得名.在临床上不常见,一般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发作前常无先兆.其发病特点是:疼痛多局限于单侧眶、颞、额区,并伴有同侧的球结膜充血、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其发作频率1次/2d ~8次/d,持续时间15 ~ 30min,有典型的丛集期及缓解期.目前,丛集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常以镇痛安定类药物治疗,但效不佳,病情易反复.
作者:郭忠春;张冬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张庆文教授从虚实论治更年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崩漏主要病机为虚、瘀、热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其本在肾.故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塞流以止血,兼重澄源;缓则治其本,澄源复旧并重.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崔静宜;郜然然;何芳;张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总结林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林教授认为,心律失常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临证治疗中应以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瘀为大法,结合临床主症和兼症,随症遣方用药.阴虚火旺证,方选心悸方加减;瘀阻心脉证,方选心痛宁1号加心痛宁2号;痰火扰心证,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作者:刘丽;苏文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多食、甲状腺肿大、眼突等.其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引发黄疸、肝硬化等.抗甲亢药物疗效肯定,但存在一定的肝损害,给甲亢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中医学对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驰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纤维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发生坏死、炎症刺激,使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及降解失去平衡,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必经过程.虽然现在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性病变已被公认[1],但若不及时纠正、阻止,使得肝小叶及血管等被改建,肝脏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及假小叶形成,则会发展为肝硬化等不可逆转的病变.因此,积极进行抗纤维化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现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迎梅;贾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针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NKI、VIP、WanFang等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的时间区间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1月10日.依据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检索上述数据库、筛选可用文献、提取文献的数据与资料及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然后运用Cochrane网所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后共纳入14篇RCTs,合计112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左右不对称,提示纳入文献很可能存在发表偏移.结论:针灸能有效地治疗原发性痛经,而三阴交、血海、关元、足三里、次髎穴在针灸治疗痛经中运用较为普遍且效果显著.但研究方法学质量低及可能存在的文献漏检对本系统评价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应用上述结论应谨慎.
作者:刘甜;魏华;徐雪琴;吴林;杨会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李芮教授治疗虚性、难治性口腔溃疡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临床虽有虚实之分,但病机概括为火热循经上炎,熏蒸口舌而发病.李教授将无嗜酒、辛辣饮食史,病程长,且西医疗法及苦寒降火、清热解毒中药疗效不佳者,归属于虚性、难治性溃疡范畴,临床运用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三大治疗方法治之,常获佳效.
作者:杨洋;李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患者8例,采用针刺八髎穴进行治疗,10次为1个疗程,6个疗程为1个周期.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2例,1个周期内治疗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1个周期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疗效肯定.
作者:赵立刚;崔山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艾儒棣教授运用玄麦甘桔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艾教授认为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多是阴虚内热,以清热解毒、养阴润燥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方玄麦甘桔汤拓展应用到皮肤病,临床效果显著.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作者:高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外用制剂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及过敏症状,从而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疾病,但不当的使用外用激素制剂可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1],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进一步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其中尤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为甚.
作者:于毅;王琦越;王吉娥;徐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是我国产科通常选择的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术后腹胀等并发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对如何减轻甚至消除剖宫产术后腹胀等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其中针灸等方法显示出一定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罗志为;曾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