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覃薛文;雷牛平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sICAM-1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0%,对照组为73.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sICAM-1、Scr、BUN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反应.
作者:陈培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按非盲法、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溴隐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疏肝活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催乳素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尤昭玲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的经验.尤教授认为脾肾亏虚是该病的主要病机,临证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法,辅以健脾补肾,疗效显著.
作者:向艳华;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伦治疗,观察组予耳穴贴压并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7%,对照组为8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的症状.
作者:孙萍;张婕;祝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缩宫清瘀方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缩宫清瘀方治疗,对照组口服益母草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清瘀方能明显减少药流后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提高药流成功率,减少清宫率.
作者:唐莎;刘静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4种医书中,计有方剂学的著作有4种,分别为《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王堆医书,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用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治则、复方配伍、辨证论治等内容,已初步具备了方剂学“理、法、方、药”的构成要素,可以代表西汉以前我国方剂学的成就和水平[1-3].《五十二病方》有关剂型、剂量、方剂配伍、服药方法等记载,为探讨方剂学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有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有整理研究的价值[4],因此有必要进行挖掘整理.自1973年出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其方剂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综述如下.
作者:夏洽思;李美红;邱林;胡方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卢秉久教授系辽宁省名中医,肝胆病专家,精研中医理论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对肝病的临床诊治见解独到,笔者有幸随诊,现将卢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丙型病毒性肝炎案刘某,男,20岁.初诊:2014年9月19日.发现丙型肝炎2个月,HCV-RNA:2.53E+ 07,隔天1次应用短效抗生素合并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20余天.因不耐受干扰素不良反应前来就诊.症见:右胁隐痛,口干口苦,纳差,偶有恶心,乏力,肌肉关节酸痛、视物模糊、心烦不寐,便溏,每天1~2次.查肝功示:ALT 90U/L,AST 40U/L,GGT 112U/L,TBIL 35.7 μmol/L,DBIL 23.8 μmol/L,IBIL 11.9μmol/L.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根据1995年试行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将中医中风和西医CGD(TCD)编码一致,即中医中风等同于西医中风.中风失语症作为中风后遗症主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性失语和运动性失语.虽然有研究发现中风失语症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但老年人仍然是主要受累人群.自古至今,对中风失语的康复治疗研究不计其数,中西医疗效各有千秋,而计算机的应用和多学科如康复学、语言学、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为中风失语症的治疗和护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就中风失语症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谭玉婷;黄颖;秦莉花;刘红华;严璐;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存在脂肪肝.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认为是引起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本文重点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赖安宁;韦雄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虚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徐波;熊健;杨星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灵枢·行针》是《灵柩经》的重要篇章,主要论述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会出现6种不同的反应,并对不同反应的原因和机理做了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整体审查,调和阴阳、体质各异,针感迥然、辨证施治,指导临床等方面浅析针灸学术思想,这些为指导后世针灸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思安;常小荣;钟欢;汪厚莲;呙安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黄汤加减灌注冲洗治疗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火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常规清创手术+抗生素骨水泥串珠置入治疗,治疗组用常规清创手术+三黄汤加减灌注冲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8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串珠置入与三黄汤加减灌注冲洗治疗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火毒炽盛证)疗效相当,但应用三黄汤灌注冲洗法成本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思华;杨康;肖四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刘英教授辨治炎性肌病经验.刘教授认为,湿热毒邪痹阻脉络、肌腠,脾虚气血不能荣养肌腠而发肌痹,临床分脾胃湿热型、热毒炽盛型、气虚血热型、脾肾两虚型4型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并附验案1例,以资佐证.
作者:王玉娇;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妇科杂病的病因病机以避孕、情志、饮食、环境等因素及肾经亏虚,肾气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或兼肝郁不畅、痰湿壅滞、气滞血瘀等为主,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中医药治疗可发挥明显的优势.王哲,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产科主任,运用中医理论对妇科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常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治疗妇科疾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王家历;王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膏药外敷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47例肩周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给予董氏奇穴动气针法结合膏药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疼痛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为3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4.29%,对照组为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膏药外敷治疗肩周炎急性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效果好.
作者:汪新华;周焕娇;赵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黄枫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黄教授遵循“天人相应”理论诊治膝骨性关节炎,认为该病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痹阻络脉为标,在本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筋络闭阻,有形之邪留滞而发病.并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环境以及患者生活饮食习惯进行整体辨证,因地制宜,以健脾益气除湿、补肾通络为组方用药基本原则,善于运用地方中草药材,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虎群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黄帝内经》在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形与神俱”的生命观并贯穿全书,从而阐明了“形神共调促健康”这一防治疾病的核心治疗观,自此逐渐成为后世中医治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现代所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以说是对这一观念的认可与回归.形神和谐是人体健康的基石,调神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中医形神统一观出发,从疾病的发病过程,调神对治疗疾病疗效的影响,并结合笔者对失眠、中风、癌症的治疗见解为例论述了治疗疾病过程中调神的重要性.
作者:赵建军;贾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谢晶日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谢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法,临床治疗病证相合,善用药对,辨证施治,并注重调护,常获良效.
作者:王瑶;王海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向丽萍教授运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向丽萍教授在银屑病血热证的基本证型上提出了血热伤阴证、血热抑郁证,分别治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解毒活血、疏肝清热,疗效显著.
作者:陈文慧;向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行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初期给予自拟方活血消肿止痛方,后期给予营筋壮骨丸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合活血消肿止痛方、营筋壮骨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较单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熊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