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梅
目的:主要研究了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儿37例,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2组患者37例,单方面接受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治疗1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6/37)明显优于治疗2组(27/37)97.29%>72.97%,两组结果相比,O<0.05。比较两组患儿咳嗽评分情况,治疗1组明显优于治疗2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O<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等优点,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德会;唐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论是否存在多毛、痤疮,血浆游离型睾酮、双氢睾酮、雄烯二醇、DHEA、雄烯二醇和17羟孕酮均明显升高,但肝脏 SHGB 生成减少;本文就此分析 SHGB 对 PCOS 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机制为当前 PCOS 高雄激素血症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唐海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共106例,其中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5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疗效上观察组为96.43%,显著较对照组(84.00%)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O<0.05);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O<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后,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谭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78.13%,且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O<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中,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不至于增加不良反应,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之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产后保健的100产妇列入观察组,将同期100例没有进行产后保健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好于对照组,O<0.05。结论: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是探讨脐带血管前置在产前进行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产科收诊60例妊娠合并血管前置的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并对其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测共检测出38例孕妇有血管前置,漏诊2例,检出率为95.0%(38/40),其中,中孕期诊断32例(84.2%,32/38),晚孕期诊断6例(15.79%,6/38)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的30例(78.9%,30/38),其余8例需进一步通过会阴以及阴道超声进行检测(21.0%,8/38)。产前超声确诊的38例孕妇中,其中37例是剖腹产,没有围产期死亡,1例因为其他原因而引产。漏诊的2例,其中1例在经阴道分娩生产时因大出血胎儿死亡,另1例经阴道分娩时大出血,立即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经及时抢救,胎儿存活。结论:在孕中期进行脐带血管前置的超声检测是筛查的佳时期,对于腹部 B 超难以确定的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会阴或者阴道的超声检测。总之,产前进行超声检测及时发现脐带血管前置,能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周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间,在我院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 DCF 组(n=40,改良 DCF 方案)和 FOLFOX 4组(n=40,FOLFOX 4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DCF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FOLFOX4组相比无差异,O>0.05。结论: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相似,临床可使用改良 DCF 方案替代 FOLFOX 4方案。
作者:伍德福;张同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脑疝是各种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进行性升高的必然后果,其发生后,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病残率高。早期亚低温治疗脑疝术后患者,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高血糖,改善预后[1]。PICCO(此处好写出英文全称及中文全称)(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2]PICCO 监测应用于脑疝患者可动态反应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指导用药和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达到有效的脏器灌注量,尤其是脑灌注。我院在6月3日收住一例成功应用 PICCO 监护一例行亚低温治疗的脑疝患者,患者顺利度过脑水肿期,内环境与器官系统功能由不稳定趋于稳定,神志恢复清楚直至转入普通病房后出院恢复正常生活,现将术后早期在 ICU 期间监护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程凤;王翠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复杂肛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探针或者单用染色造影进行诊疗,观察组采取可弯曲空心探针与联合染色造影诊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控制功能、手术时间以及治愈率、复发率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5±3.5)min、住院时间为(20.0±0.5)d,一次性治愈率为100%、复发率为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48.8±2.5)min、(35.8±1.5)d、81.25%、15.62%;两组治疗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O<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价值加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家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O>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7±1.5)显著低于对照组(13.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芦晓燕;李虎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2011年~2015年期间307件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其内容、特点、规律,为以后妥善处理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提供依据。方法: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期间以餐饮服务投诉居首,其余依次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场所,投诉举报调查属实的占多数。结论:加强并重视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是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作者:华琴;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吸氧、抗菌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孔靓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两种手术方式。方法:将我院7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实施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乙组实施阴式修补子宫切口憩室。结果: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费用要明显少于甲组(O<0.05);甲组经期恢复有效率是85.7%,乙组经期恢复有效率是91.2%,组间经期恢复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O>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应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均能获得显著疗效,但阴式修补术所用设备和手术操作简易,手术时间少以及住院费用少,更易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宋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X2=10.208,O=0.001。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晁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缝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乡镇医院开展的价值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收集我院通过改进完成的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患者8例做临床观察。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有中转开腹和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缝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乡镇医院腔镜外科医生训练的基础手术,值得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鳃裂-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系因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泌尿系统畸形而得名。BOR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40000,在重度聋儿中占2%[1]。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前瘘管、鳃裂发育异常、肾发育不良等。1975年 Melnick[2]首次报道一家系表现杯状耳、耳前凹、混合性聋、鳃裂瘘管、肾发育不良。此后国外陆续有关于该病的报道,但国内并不多见。本文将患者亲历诊治的患者一例报道如下,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复习相关文献,探究其临床诊疗特点。
作者:成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思考及其防护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 HIV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母婴阻断,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有1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我们对其防护比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发生职业暴露以后,我们对我院1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伤口处理以及预防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 HIV 抗体检查。这1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半年后 HIV 抗体检查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在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认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促进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的正常进行。
作者:晓蓉;刘永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患,一般病因不明,病程多迁延,患者常表现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导致自身精神活动与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陈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穿刺、X 线检查及剖腹探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确诊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且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死亡例数;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患者有98例,而其余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症状消失且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在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推广及借鉴。
作者:沈育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