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无显著效果,随后经过栓塞手术方法予以治疗,术后2天患者均止血。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关护理对策,能够缓解其出血症状。
作者:唐孝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采取中药疗法、药物保守疗法、患者心理疗法等来应对。结果:对老年人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药物保守疗法对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有改善效果,并且药物副作用小,治疗方法安全、稳定、有效。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前列腺电切术(PKRP)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低于对照组23.3%;两组患者 Qmax、IPSS 评分以及 QOL 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扬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小儿腹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腹泻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腹泻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褚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7例患者。甲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塞肛的方式预防产后出血,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产后2h 和产后24h 的出血量明显高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例,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6%明显高于乙组的4.2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甲组的护理满意率为68.1%,乙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9.3%,乙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出血量,提升产妇的宫缩能力,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 A 组与 B 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其中 B 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A 组给予 SLIPA喉罩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前后的 HR、MAP、SPO2及气道压等指标。结果:A 组的 HR、MAP 等指标优于 B 组,SPO2及气道压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 SLIPA 喉罩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气道维持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建玲;邹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对其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8例,随机分成综合组和传统组,各入组39例,前者行综合临床护理,后者行传统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 GSES 评分差别较小,O>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传统组 GSES 评分降低,而综合组则明显升高,O<0.05,具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别较小,O>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评分均有升高,综合组改善更优,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改善其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推荐推广。
作者:朱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息肉患者资料,共83例,所选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整理资料统计治疗结果。结果:83例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进行手术,行电切术者52例(62.65%)、吸刮后电切术者11例(13.25)、摘除术者20例(24.10%);83例(100%)手术均1次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均为复发;术后3个月对患者随访,治疗后平均经期天数缩短、月经量减少,且差异十分显著(O<0.05),治疗后月经指标更符合正常值。结论:宫腔镜下根据患者息肉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有效根治子宫内息肉疾病,显著改善月经异常者的月经指标,无并发症、无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穿刺、X 线检查及剖腹探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确诊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且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死亡例数;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患者有98例,而其余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症状消失且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在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推广及借鉴。
作者:沈育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观察,西药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治疗,结合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平肝降压汤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结合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明显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长期降压、降脂效果明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于肝胆管结石这一病症而言,在治疗上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尤其是针对于较为复杂性的病症来说,难度系数就更大,由于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的病因机理研究还没有十分的明朗,因此复发率以及结石的残留率也比较高,基本在20-50%左右,为此,近年来,其肝胆管结石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对于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诊治的研究工作不断开展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于此,本文对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更好的推进相关手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兰涛;付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气管切开,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占比达到83.93%;5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占比8.93%;4例患者由于效果不佳自动出院,占比7.14%。结论:通过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靳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西医儿童的用药现状存在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滥用抗生素、保健品和常用药的滥用及过分依赖药物等,针对目前西医儿童用药的现状政府应大力鼓励儿童药物的发展及医生、家属应对儿童用药严格要求,对症对量用药,规范使用各类抗生素等,严格儿童用药,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把好关。
作者:王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手术联合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一周后以及1个月后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程度远大于对照组,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者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均明显高出对照组。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短期疼痛较明显,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液外渗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42例输液外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在 VAS 疼痛评分方面对比,观察组在12h、24h、48h 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加速了消肿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鳃裂-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系因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泌尿系统畸形而得名。BOR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40000,在重度聋儿中占2%[1]。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前瘘管、鳃裂发育异常、肾发育不良等。1975年 Melnick[2]首次报道一家系表现杯状耳、耳前凹、混合性聋、鳃裂瘘管、肾发育不良。此后国外陆续有关于该病的报道,但国内并不多见。本文将患者亲历诊治的患者一例报道如下,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复习相关文献,探究其临床诊疗特点。
作者:成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则需要对儿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经常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因儿科疾病至就诊的60例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试验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因儿科疾病至该院就诊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试验组患儿则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不仅提高了护士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填写抗菌类西药调查表,全面分析阿莫西林特性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发生不良反应者共计15例,占总数的8.06%。不良反应主要类型为头部不适,过敏,嗜睡,乏力等等。结论:不合理使用抗菌类西药,不但会发生相当严重的不良反应,也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不利。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使用抗菌类西药,对于降低菌株耐药性,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于小五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