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作用分析

张瑛瑾

关键词:儿科, 静脉穿刺, 细节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穿刺的7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6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常规组,采取细节护理的患儿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护理后护患纠纷。结果:干预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静脉穿刺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中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升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和观察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上,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在思维内容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上,儿童组治疗效果与青少年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起病形式上,儿童组和青少年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在起病形式、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儿童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谢拥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选择康复功能锻炼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组(50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50例,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护理满意度为94%,住院时间为(16.9±2.4)d,与常规组的78%、82%和(24.6±2.9)d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和关节的康复锻炼,运用动静结合的护理原则,可消除康复过程中的不良因素,提高康复率。

    作者:黄文;李坤;周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社区干预对治疗效果和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社区范围内选取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和用药指导、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实验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社区为中心的干预性措施,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73.8%),SAQ评分中AS、AF、TS和DS也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效(P<0.05)。结论:以社区-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帮助,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普及应用。

    作者:郭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国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保证生育水平的稳定性,促使出生人口素质提升。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比较评估

    目的:探析前列腺癌采用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手术去势,而观察组则运用药物去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手术去势相比,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肠粘连、疼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胜邦;胡志雄;潘凯;杨胜秋;兰方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论文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完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总结工作并及时整改。结果: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产科临床工作中,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马小素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患者64例,采用经方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加减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2次,早晚服用。结果:本组患者64例,治愈46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患者总治愈率为71.86%,总显效率18.75%,患者总有效率96.88%。结论:笔者采用中药方剂经典方玉屏风散及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加减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临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世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的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观察经过全面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主动外展、前屈、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有明显改善,术前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为(59.85±4.54)分,术后ASES评分为(91.4±3.5)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31例患者无疼痛感,4例患者还存在轻微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傅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站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献血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结果:观察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献血者的献血量以及再次献血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利培酮口崩片(可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利培酮口崩片(可同)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口崩片(可同)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博思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PAN-SS评分差异相对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口崩片(可同)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当前的症状,同时也可以有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为进一步提升患者日后的生活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小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100例单纯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使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治疗组使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肛瘘患者实施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和临床治疗的患者当中,能够力痊愈的患者有4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在90%。结论:为了更好的赢得患者的生命,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带面孔”按摩床在玻璃体切割联合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联合硅油填充或C3F8气体填充术后俯卧位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C3F8气体填充术后被动俯卧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给于U 形枕器具。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于按摩床器具。结果:干预组舒适度、睡眠状况、颈椎舒适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带孔的按摩床能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汪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应采用的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的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3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康复效果较好,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能将治疗的效果大化,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作者:王军宏;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癌筛查新技术探讨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在院进行宫颈癌筛查者74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检测,针对两种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析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检测、HC-II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终通过 TCT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 检测以及病理活检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有171例(占23.01%),其中包括CINI 32例(4.31%),CINII 39例(5.25%),CINIII 49例(6.59%),宫颈癌51例(6.86%),剩余641例宫颈正常。终通过FH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 检测、HC-II 检测阳性诊断率依次为。结论: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作为临床中出现的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适用范围较广,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科急救药品的表格式管理探析

    急诊科属于医院重要的场所之一,该科室主要是收治危急、重症的患者,且加上该科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发展较速度,为保证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该科室患者实施有效抢救至关重要。而急救药品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急需药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必需药品,在急救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为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急救药品的正常供应,急诊科室有必要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本文将对急救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不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急救药品表格式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丹;冮燕;钟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稳心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慧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现状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为常见的骨折部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该类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胸腰椎骨折手术主要选用后正中入路的方式,但是应用该种入路方式时,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易发生腰背肌无力、慢性腰痛对并发症,对患者康复产生严重影响。近几年,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治疗手段增加,医师可以通过相应治疗等手段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将探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温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来我院医治老年高血压病患72例,所有病患在入院时均对病情展开确诊,按照医治方法划分为医治组与综合组,2组病患均为36例,综合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医治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依据两组的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的护理效果对比方面,医治组的36例患者中,显著疗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果及病情恶化4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88.89%;而综合组的36例病患中,显著疗效5例,有效12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9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47.22%,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愈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