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勇
目的: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中,因此有必要不断的地某些存在困难的医疗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近些年来,肾内科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逐渐出现了问题。因此医院现在就其中肾内科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具体从患者的临床的特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糖尿病和肾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本文主要对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进行了有关探讨和研究,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和研究成果。
作者:校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穿刺的7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6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常规组,采取细节护理的患儿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护理后护患纠纷。结果:干预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静脉穿刺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中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升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瑛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9例(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36例(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良性卵巢囊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易出现并发症的优点,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赢得多数患者的好评,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陶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0.6)h、(82.1±24.7)ml、(2.6±0.7)d,对照组为(2.0±1.1)h、(107.1±31.5)ml、(4.7±1.3)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43.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出现率较低,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敖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协作模式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的方法。方法:科室成立血栓预防管理小组,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DVT 预防工作指南,有效地指引医护人员规范去评估、观察、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负责质控的医生和护士监管实施过程的质量,比较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前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后 DVT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有效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DVT的发生,提高专科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段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挑选11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借助基础护理模式护理,65例干预组则借助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统计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疾病好转率为95.4%,知识掌握度为96.9%;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84.6%,知识掌握度为84.6%,P<0.05,有差别。结论:临床将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人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掌握度,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平;刘小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首先要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虽然我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都制定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却没有被很好的运行起来。本文主要分析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方法。
作者:陈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采用主动功能锻炼以及被动功能锻炼后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骨折术后康复患者,将100名分为两组,主动康复组50例,被动康复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的肿胀分度、疼痛分度等,同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主动康复组锻炼后,肿胀分度、疼痛分度均低于被动康复组,同时,主动康复组锻炼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被动康复组。结论:使用主动型下肢功能锻炼器,能够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锻炼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晗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腹部切口问题在肥胖的干扰下也逐步成为一大隐患,患者伤口易受感染、延期愈合。如何改良切口缝合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应对急慢性损伤的一种长期的、可逆的修复应答过程。但是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和肝癌的必经过程。我国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研究的中药成分对肝纤维化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成分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作出综述。
作者:王媛;陈有志;张本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就鼻窦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患者68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4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健康教育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比对两组鼻窦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鼻窦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好于参照组,从护理满意度结果来看,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差异正相关。结论:对鼻窦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余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和临床治疗的患者当中,能够力痊愈的患者有4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在90%。结论:为了更好的赢得患者的生命,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介绍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方法: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结果:痊愈26例(72.22%),好转10例(27.78%),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其中三次治愈率19例(52.78%)。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起效迅速。
作者:张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的80名合并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钴胺治疗。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3.848、4.426、4.379,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合并感觉障碍、不宁腿综合征、麻木感、肢端疼痛患者例数及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2分别为4.026、2.845、3.641、3.870,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蓉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护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护理能力,而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则是促进我国医学护理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要求也随之升高,护理人员作为连接患者与医院的重要枢纽,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通常就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学校护理培训的护士不仅要能够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规律,更要求其能将自身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措施,从而满足人类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作者:闻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产后一周及2个月后进行抑郁程度测评。结果:产后2个月,对照组产妇轻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1例,抑郁发生率25.0%;观察组轻度抑郁3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无,抑郁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于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儿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其开展母乳喂养认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症产妇16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分组依据为母乳喂养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母乳喂养教育护理;通过对比母乳喂养情况,以突出母乳喂养教育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率方面,两组妊娠合并症产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临床在展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效展开母乳喂养教育干预,终在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率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显著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科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深入,我国的医院药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